新华网数据新闻联合浙江大学可视化小组研究团队,以《全宋词》为样本,挖掘描绘出两宋319年间,那些闪光词句背后众多优秀词人眼中的大千世界。项目历时半年,分析词作近21000首、词人近1330家、词牌近1300个,挖掘数据纬度涵盖词作者、词作所属词牌名、意象及其所承载的情绪。
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北宋
注:图中路线为词人一生的行进轨迹,
因而部分路线和地点有多次重复。
图 宋代词人游历路线图
图 宋代词人生平及所处年代图谱
图《全宋词》词频统计结果
图《全宋词》常见意象统计
图 宋代著名词人常用意象及其表达情绪统计
宋代词人,大多走仕途。
自宋太祖立下“不可杀士大夫”的遗诏,士大夫在宋朝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培养。宋代可考的词人,多数在25岁上下的年纪即入仕并终身从政。为官游历、体察民情的经验是丰富的创作素材,因而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品读,充满画面感。北宋都城开封的盛景在《清明上河图》中显露无余。词人们生长于斯,格外偏爱这里的烟火气味。周邦彦就曾歌咏东京汴梁城“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杭州则是词人最常造访之地。从柳永楼台上酒盅里的秋水夕阳,到苏轼笔下风味堂的野菊、剑潭桥的荷叶,再到辛弃疾泛舟西子湖上“一舸弄烟雨”,杭州的繁华富饶,延续了整个宋朝。
杜甫所言“文章憎命达”在宋代亦有所证,以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为最。苏轼未能延续初入仕途的光芒,一贬再贬,却从未丧失斗志。他用激越的词句书写沿途的人间万象,使得词脱离辅助宴曲的狭窄角色,也能如诗一样承载家国情怀。自此,继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婉约词之后,苏轼开创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放词风先河。
到了南宋,有辛弃疾与之呼应,并称“苏辛”。辛弃疾一生作词数量为唐宋词家之最,《全宋词》中收录达629篇,人称“词中之龙”。他是少年抗金的仗剑侠士,却仕途坎坷,恢复中原的壮志终生未报。因而他的作品,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溢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壮志难酬,又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浪漫璀璨。
可就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黄金年代,有一众隐士,终生淡泊名利,云游四海。北宋初年有林逋,梅妻鹤子,一生漫游于江淮一带。南渡之后,有婉约词人姜夔,一生屡试不第、转徙江湖、贫困潦倒;同时代还有豪放词人戴复古,游历于长江两岸,以“专业诗人”的身份体察民间疾苦。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南宋立。难民南迁,李清照亦被群起的慌乱裹挟着避乱江南,前半生的优雅诗意就此打破。不再有“浓睡不消残酒”的安逸,也无暇顾及落花春雨,丈夫病逝,家财尽失:千古第一才女就这样守着涩酒苦茶、冷雨寒窗,度过了“凄凄惨惨戚戚”的人生后半程。
史书中的宋朝,士大夫主导朝廷和带领军队。他们力避战争,多用谈判处理矛盾,使得这个积弱不振的朝代绵延三百余年之久。宋词总有或浓或淡的迷茫和愁情,无论是柳永“酒醒何处”、陆游“梦断何处”还是李清照找寻“人何处”,亦或是辛弃疾“众里寻她千百度”,宋代词人好像在不停寻找,而生命的归宿终将在这广袤人间。
宋词的绝妙之处在于其运用意象、借物抒怀的高超水准。或许是“澶渊之盟”换来的百余年稳定使得城邦安于物产丰富的平原丘陵,宋词惯常使用的意象中少有典故,多用花鸟草木、楼宇船舶等平淡景象。宋代词人最偏爱风,因为涌动的空气能承载多种情感:吹散酒后的愁云、传递得志的欢欣,亦能推动战舰扬帆远航。在《全宋词》收录百篇以上的词人中,辛弃疾和吴文英最善用意象抒怀。他们的年代,一个刚刚南渡,一个即将灭亡,一样的乱世,一样的思绪万千。但前者力图建功立业,眼界宽广;后者终生隐逸,情感细腻雅致,人称“词中李商隐”。
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透过意象看去,是宋代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宋代是程朱理学的发源,主张修养本性、收敛欲望,因而整个文人阶层都沉浸在自省的氛围之中。毕竟,万水千山走遍,冷暖人情历尽,叩问本心才是词人的真性情。因而词人们常沉思,有时还挟带着现世的种种忧愁。北宋晏几道,如其父晏殊,才华绝伦;少年中第,然家道中落,暮年沦为阶下囚。他的世界,多沉浸在落花、枯草、小楼之中回味情人相思。而南宋末年的刘辰翁将思考上升为家国,一生著书立作,在山水草木之间安放无处施展的忠诚。
李唐以来,词在五代十国的动荡纷扰中变得厚实坚硬,终于在宋代登上大雅之堂,与唐诗并称“双绝”。得益于其音乐天性,词跳脱出诗的严整对仗,自带独特的节奏感,且遣词造句较之唐诗更加口语化,利于抒发情感,营造意境。如同现代音乐使用“C大调”“g小调”等调式谱曲,词牌是配词吟唱的曲调。它决定了词的格律,也就是词的平仄音韵和长短节拍。只可惜古曲早已失落,今人已无法聆听旧时被和曲而歌的宋词是何等绮丽动人了。
《全宋词》共收录词牌约1300个,词牌浣溪沙、水调歌头、菩萨蛮、鹧鸪天和满江红使用最为频繁。本文筛选其中常见的词牌,基于词谱和意象分布将其下的著名词篇绘制出来,以期为宋词提供新的赏析角度。
制作单位: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数据新闻部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0 - 201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注:
1.本文中宋词意象选取基于该领域学者判断,
遴选常见的57个意象进行分析。
2.“喜、怒、哀、乐、思”五种情绪的常用描
写亦来自学者判断。
3.宋代词人提取自《全宋词》,以其中收录篇
目最多的20位作为叙述对象。
4.文中所设计地图依据中国历史地图勾勒外廓
而成,仅作为疆域范围辅助图表和文字,并非
精确绘制。
资料来源:《全宋词》《中国历史地图集》《全
宋词典故考释辞典》中南民族大学唐宋文学编年
地图
监制:陈为,马轶群
统筹:马倩,张玮,潘如晟
诗词指导:姚逸超
文案:马倩
设计:马倩,张玮
朗诵:刘子华
数据分析:潘如晟、陈建旭、叶少杰、李朋洋、
谭思危、马昱欣
前端开发:潘如晟、谭思危、李朋洋、彭雨荷、
赵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