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数据新闻联合浙江大学可视化小组研究团队,以《全宋词》为样本,挖掘描绘出两宋319年间,那些闪光词句背后众多优秀词人眼中的大千世界。项目历时半年,分析词作近21000首、词人近1330家、词牌近1300个,挖掘数据纬度涵盖词作者、词作所属词牌名、意象及其所承载的情绪。

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北宋

注:图中路线为词人一生的行进轨迹,
      因而部分路线和地点有多次重复。

图 宋代词人游历路线图

图 宋代词人生平及所处年代图谱

图《全宋词》词频统计结果

图《全宋词》常见意象统计

图 宋代著名词人常用意象及其表达情绪统计

万水千山走遍

宋代词人,大多走仕途。

自宋太祖立下“不可杀士大夫”的遗诏,士大夫在宋朝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培养。宋代可考的词人,多数在25岁上下的年纪即入仕并终身从政。为官游历、体察民情的经验是丰富的创作素材,因而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品读,充满画面感。北宋都城开封的盛景在《清明上河图》中显露无余。词人们生长于斯,格外偏爱这里的烟火气味。周邦彦就曾歌咏东京汴梁城“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杭州则是词人最常造访之地。从柳永楼台上酒盅里的秋水夕阳,到苏轼笔下风味堂的野菊、剑潭桥的荷叶,再到辛弃疾泛舟西子湖上“一舸弄烟雨”,杭州的繁华富饶,延续了整个宋朝。

筛选词人
Group
Path 19
Shape
1-123(次)行进路线
9601,0211,0811,1281,1651,2081,2798629北宋初期北宋中期北宋后期南渡时期南宋中期南宋后期赵匡胤960~977宋太祖960~977赵匡义977~998宋太宗977~998赵恒998~1022宋真宗998~1022赵祯1022~1063宋仁宗1022~1063...赵曙/宋英宗 1063~1067赵顼1067~1085宋神宗1067~1085赵煦1085~1100宋哲宗1085~1100赵佶1100~1126宋徽宗1100~1126...赵桓/宋钦宗 1126~1128赵构1128~1162宋高宗1128~1162赵昚1162~1189宋孝宗1162~1189...赵敦/宋光宗 1189~1194赵扩1194~1224宋宁宗1194~1224赵昀1224~1264宋理宗1224~1264赵禥1264~1274宋度宗1264~1274...赵隰/宋恭帝 1274~1277...赵是/宋端宗 1277~1279...赵昺/宋幼主 1279~1279
词人作品数量
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仕途时期词人平民时期仕途阶段平民阶段

杜甫所言“文章憎命达”在宋代亦有所证,以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为最。苏轼未能延续初入仕途的光芒,一贬再贬,却从未丧失斗志。他用激越的词句书写沿途的人间万象,使得词脱离辅助宴曲的狭窄角色,也能如诗一样承载家国情怀。自此,继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婉约词之后,苏轼开创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放词风先河。

到了南宋,有辛弃疾与之呼应,并称“苏辛”。辛弃疾一生作词数量为唐宋词家之最,《全宋词》中收录达629篇,人称“词中之龙”。他是少年抗金的仗剑侠士,却仕途坎坷,恢复中原的壮志终生未报。因而他的作品,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溢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壮志难酬,又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浪漫璀璨。

可就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黄金年代,有一众隐士,终生淡泊名利,云游四海。北宋初年有林逋,梅妻鹤子,一生漫游于江淮一带。南渡之后,有婉约词人姜夔,一生屡试不第、转徙江湖、贫困潦倒;同时代还有豪放词人戴复古,游历于长江两岸,以“专业诗人”的身份体察民间疾苦。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南宋立。难民南迁,李清照亦被群起的慌乱裹挟着避乱江南,前半生的优雅诗意就此打破。不再有“浓睡不消残酒”的安逸,也无暇顾及落花春雨,丈夫病逝,家财尽失:千古第一才女就这样守着涩酒苦茶、冷雨寒窗,度过了“凄凄惨惨戚戚”的人生后半程。

草木皆有情,词即人生
渲染中……

史书中的宋朝,士大夫主导朝廷和带领军队。他们力避战争,多用谈判处理矛盾,使得这个积弱不振的朝代绵延三百余年之久。宋词总有或浓或淡的迷茫和愁情,无论是柳永“酒醒何处”、陆游“梦断何处”还是李清照找寻“人何处”,亦或是辛弃疾“众里寻她千百度”,宋代词人好像在不停寻找,而生命的归宿终将在这广袤人间。

宋词的绝妙之处在于其运用意象、借物抒怀的高超水准。或许是“澶渊之盟”换来的百余年稳定使得城邦安于物产丰富的平原丘陵,宋词惯常使用的意象中少有典故,多用花鸟草木、楼宇船舶等平淡景象。宋代词人最偏爱风,因为涌动的空气能承载多种情感:吹散酒后的愁云、传递得志的欢欣,亦能推动战舰扬帆远航。在《全宋词》收录百篇以上的词人中,辛弃疾和吴文英最善用意象抒怀。他们的年代,一个刚刚南渡,一个即将灭亡,一样的乱世,一样的思绪万千。但前者力图建功立业,眼界宽广;后者终生隐逸,情感细腻雅致,人称“词中李商隐”。

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透过意象看去,是宋代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宋代是程朱理学的发源,主张修养本性、收敛欲望,因而整个文人阶层都沉浸在自省的氛围之中。毕竟,万水千山走遍,冷暖人情历尽,叩问本心才是词人的真性情。因而词人们常沉思,有时还挟带着现世的种种忧愁。北宋晏几道,如其父晏殊,才华绝伦;少年中第,然家道中落,暮年沦为阶下囚。他的世界,多沉浸在落花、枯草、小楼之中回味情人相思。而南宋末年的刘辰翁将思考上升为家国,一生著书立作,在山水草木之间安放无处施展的忠诚。

意象情绪表达次数占比
辛弃疾苏轼刘辰翁刘克庄吴潜朱敦儒张孝祥黄庭坚张元干向子諲晁补之陆游吴文英张炎贺铸晏几道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姜夔李清照张先
草鸿雁酒菊兰莲柳楼马梅琴瑟霜水松柏桃花梧桐蟋蟀潇湘雪烟雾杨花莺鱼雨鸳鸯月云长亭舟竹
春风化雨,历久弥新

李唐以来,词在五代十国的动荡纷扰中变得厚实坚硬,终于在宋代登上大雅之堂,与唐诗并称“双绝”。得益于其音乐天性,词跳脱出诗的严整对仗,自带独特的节奏感,且遣词造句较之唐诗更加口语化,利于抒发情感,营造意境。如同现代音乐使用“C大调”“g小调”等调式谱曲,词牌是配词吟唱的曲调。它决定了词的格律,也就是词的平仄音韵和长短节拍。只可惜古曲早已失落,今人已无法聆听旧时被和曲而歌的宋词是何等绮丽动人了。

桃花长安鸳鸯落花燕子杨花梧桐长亭南浦潇湘杜鹃登高红叶江水菊花桃源柳絮芭蕉眉黛凭栏沙鸥梅子秦楼鹧鸪黄叶六朝兰桡鸿雁青鸟烟雾松柏金陵猿啼羌笛琴瑟蟋蟀哀鸿

《全宋词》共收录词牌约1300个,词牌浣溪沙、水调歌头、菩萨蛮、鹧鸪天和满江红使用最为频繁。本文筛选其中常见的词牌,基于词谱和意象分布将其下的著名词篇绘制出来,以期为宋词提供新的赏析角度。

平音仄音词中该位置出现意象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制作单位: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数据新闻部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0 - 201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注:

1.本文中宋词意象选取基于该领域学者判断,
遴选常见的57个意象进行分析。

2.“喜、怒、哀、乐、思”五种情绪的常用描
写亦来自学者判断。

3.宋代词人提取自《全宋词》,以其中收录篇
目最多的20位作为叙述对象。

4.文中所设计地图依据中国历史地图勾勒外廓
而成,仅作为疆域范围辅助图表和文字,并非
精确绘制。

资料来源:《全宋词》《中国历史地图集》《全
宋词典故考释辞典》中南民族大学唐宋文学编年
地图

 

监制:陈为,马轶群

统筹:马倩,张玮,潘如晟

诗词指导:姚逸超

文案:马倩

设计:马倩,张玮

朗诵:刘子华

数据分析:潘如晟、陈建旭、叶少杰、李朋洋、
               谭思危、马昱欣

前端开发:潘如晟、谭思危、李朋洋、彭雨荷、
               赵祎鑫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