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稿
2019年6月18日
新华社昆明6月18日电 题:藏区“感恩连”
新华社记者周亮、王长山、杨静
格茸没当过兵,但在40岁这年,他当上了“连长”。
这是个民间自发组建的“连队”,名字叫“精准扶贫感恩连”。
队伍是格茸拉起来的,这个“官”也是大伙推举的。“连队”的大部分成员是村里的共产党员,来自已经率先脱贫的家庭。他们的宗旨是“脱贫致富感党恩,助人脱贫传党恩”。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精准扶贫感恩连”队员在跳锅庄(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两年多来,“格茸连长”和他的“连”志愿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自从格茸他们把旗子竖起来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其他地方纷纷效仿。如今,滇西北高原29个乡镇先后建起了52支“感恩连”,成为推进脱贫攻坚决战的一个个战斗堡垒。
格茸其人
格茸看上去并没有多少英雄气概,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藏族农民。
高原的阳光,晒得他肤色黝黑,面容比实际年龄显得老一些,加之身形瘦弱,一米七左右的个子,与人们印象中的康巴汉子有一些距离,但作为庄稼人,身板倒也结实,眼睛清亮。话不多,脸上总挂着笑。
他的履历比较简单:出生在小山村,在山脚下的乡里上小学,再到州府香格里拉市上中学,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然后结婚。
但在2017年5月21日这天,他干了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提议成立“感恩连”。
格茸家住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吉仁叶古村民小组,小村庄共有42户藏族居民。
香格里拉风光雄浑壮美,但风景填不饱肚子。家里7口人,媳妇和岳父患病,2个小孩上学,青稞、苞谷卖不上价,山货也运不出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格茸是厚道人,后来当上了村民小组的党支部副书记。但当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我是副支书,又有点文化,当贫困户让我抬不起头。”格茸告诉记者,“当时我决心就拼一下,带头脱贫!”
脱贫攻坚当中,政府各项支持政策不断到位。迪庆州属于最难脱贫的“三区三州”之列,国家给了重点扶持。百般比较后,格茸决定养野鸡。
去养鸡大户那里考察后,格茸在国家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下,学技术、搭罩网、买鸡苗……很快,房前就传出了阵阵鸡鸣。“野鸡3个月就可以出栏,价钱高,销路好。”格茸盘算着收益。
然而,很快一盆凉水向他泼来。一天,鸡场里出现了几只死鸡。难道是食物不对?还是发了鸡瘟?格茸心里一紧,找来行家里手求教,也没有弄出个头绪。经过几天观察,格茸终于发现,原来是野鸡性子野,是互相看不对眼“打架”所致。
怎么解决?到网上找找法子。格茸试着买了批专用眼罩,白天给每只鸡都戴上,这样野鸡看不到对方,各自相安无事。很快,格茸家养的野鸡戴“小眼镜”的事,传遍了四邻八乡。
当年,野鸡卖了6000元,朝天椒入账8000元,生态补偿资金、退耕还林等让一家人享受政策扶持近2万元,还有打零工的收入……很快,格茸一家脱贫了。
与此同时,村里通了电和硬化路,家家有产业,人均收入逾6000元,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等也用上了。现在,驱车40分钟左右就可从乡政府所在地来到吉仁叶古村民小组。
格茸的岳母扎史姆70多岁,是旧社会吃过大苦的人。老人常在格茸耳边叨念:现在日子好了,咱藏家人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格茸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渐渐萌生了多做好事的想法。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格茸(左)和“精准扶贫感恩连”队员在植树(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前年的那天下午,泽通村40多户曾经的贫困村民聚在一起参加护林员培训,一直默然不语的格茸突然站起来,岔开了话题——
“我们现在有吃有穿,是党的政策好。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要带头感念党恩。党中央要求我们迪庆打好脱贫攻坚战,我们党员应该拢在一起,响应号召,帮助贫困户早点脱贫。”格茸说。
“好,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大家一起干!”大家回应道。
大伙越说越兴奋,越议越激动。可怎么干呢?从哪里开始?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格茸。
“我想好了,咱成立一个感念党恩的团队,名字就叫‘感恩连’,大家看怎么样?”
“好!好!”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格茸,你来当‘连长’吧,我们跟着你。”
“我们‘感恩连’要有自己的旗子,还要有‘连规’。”有人倡议。
一番议论后,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
时值迪庆州按照省里部署,正在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乡里听了格茸的汇报后,给予充分肯定。很快,格茸代表“全连”,从乡领导手中接过了“精准扶贫感恩连”的红旗。
“精准扶贫感恩连”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开展植树活动(3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连队”纪事
“你也试试养野鸡好不好?我来教你。”一天傍晚,收工后的格茸专程来到同村村民肖农家。
两个孩子残疾,只有2亩旱地,家里入不敷出,让54岁的肖农整天愁眉不展。近年来,政府为肖农安排了护林员的岗位,收入稳定了些,但当拿着政府发的3000元产业扶持资金,肖农又犯了难,不知该干点什么。
格茸的到来,就像一场“及时雨”。此后,格茸一次次上门,帮助平场地、防疫病,耐心示范给野鸡戴眼罩的绝招。当年,肖农家的120只野鸡出栏了,一下子净赚几千元。“加上朝天椒收入和国家的扶持,我家年收入超5万元了。” 肖农没见过这么多钱,眉头终于打开了。2017年底,他向格茸提出加入“感恩连”。
脱贫攻坚要求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村民建房的资金解决了,但请工是要花钱的,格茸和队员们商议,免费帮工。一时间,吉仁叶古村的山坡上,活跃着一群撸袖干活的“感恩连”队员。
不论大小,只要是做好事,“感恩连”都会主动伸手。队员们帮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替缺少劳力的家庭干活,到村里捡垃圾,帮生活不便的老人洗头,为村民打扫庭院。队员国青向群众免费提供了1.6万多只鸡苗,并与35户签订了收购协议……
去年11月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按部署,沿江各村镇需要及时疏散和安置群众,位于江畔的五境乡也紧急行动起来。接到通知后,格茸立即带领10多名青壮年队员下山,赶到沿江低洼地段帮助群众转移财产,搭建帐篷,从早干到晚。洪峰过后,一些店铺和居民家残留着2米多深的淤泥,格茸和队员又挽起裤脚,逐户清淤。就这样,他们自带干粮在江边忙了两天两夜,回家时个个累得不成人形。
“感恩连”虽然是个最基层的群众志愿组织,但他们行事却颇为高调。有时,格茸会高举旗子走在队伍排头,有时会骑着摩托车,把旗子插在车头。“连队”成员大部分是党员,开展活动时要求佩戴党徽。
“就是要人看到,我们做事是为了感念党恩。这是件光荣的事,要做出响动。”格茸说。
“瞧,‘感恩连’又来了。”今年3月13日,83岁的此里卓玛看到山角转过来一支打着旗子的队伍,便急忙回屋准备酥油茶。
“老人家,身体可好?我们几个这次来,帮你犁地。”一进院门,格茸就拉住老人的双手大声说道。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格茸(右)和达瓦卓玛老人聊天(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春耕时令快过了,此里卓玛家缺少劳力,屋后的几亩旱地还没有犁,老人心里正焦急,“感恩连”来了。
泥土散发着特殊的清香,庄稼正在抽芽。见到记者,卓玛老人拉着我们的手,指着后山坡说:“今年收成有了,多亏有格茸他们。”
“我小时候苦啊!哪有人管我们死活。你看现在,党中央惦记着我们,党员帮着我们,我怎能不感恩呢!”老人感慨道。
“感恩连”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脱贫后的村民要求加入。
“入连把关很严的。”格茸介绍,“要写申请,还要看有没有善心。”
24岁的夏巴央卓染着一头黄发,看上去有点吊儿郎当,但他却是“感恩连”年龄最小的队员,只要微信群发布活动通知,他几乎每次都第一个报名参加。他说,哪怕就抬桶水浇一下花,也有意义。
在植树活动中,不是“感恩连”队员的鲁茸扎史也来了。“女儿有事外出,我来替她。”老人笑着说。
当初为什么叫“感恩连”?格茸介绍,是因为队员分布在各村民小组,“连、排、班”可以对应行政村、片区、村民小组,方便组织活动。还有就是想学习部队的战斗精神。
在格茸的带领下,“感恩连”的帮扶内容越来越多样,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泽通村“感恩连”已有48人,组建了文化传承、产业指导、公共卫生服务、帮困送温暖4个“排”。
同心之力
迪庆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
“我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小时候哪会觉得家乡美!现在日子好了,才有心情看一看风景。”此里卓玛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在党的关怀下,迪庆高原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历史性变迁,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57年的58元增至2018年的8515元。
水有源,树有根!口袋鼓起来了,精神不能瘪下去。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精准扶贫感恩连”队员在跳锅庄(3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党和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关怀和帮助迪庆发展和群众脱贫,但仍有一些群众对政策知晓度、满意度不高,一些人身上存在“等靠要”思想。迪庆属于“三区三州”,是深度贫困地区,明年底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为此,迪庆州开展了“学党史、识州情,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建州前后、改革开放前后和十八大前后迪庆的变化,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福从何来?同时,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内生动力,激励继续奋斗。
五境乡党委书记高志华介绍,前几年乡里提出,村干部要和村民一起算清惠民政策、基础设施投入、产业发展投入、群众自我发展“四笔账”。“感恩连”的出现,恰好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的桥梁。
“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藏区群众这么多实惠,乡亲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格茸说,“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哪有这么多好事?我们不能认为这些实惠都是理所应当的,可不能忘本!”
田间地头、红白喜事、农闲串门,只要有合适的场合时机,“感恩连”就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宣讲党的恩情,用自己的感受宣传党的政策,用自己的行动帮扶困难群众。
泽通村吉仁水村民小组藏族汉子扎史尼玛,有一阵子都不好意思见人,原因是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有2位老人患慢性病,捡菌子卖的那点钱还不够给老人看病。
在云南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格茸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犁地(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如果自己趴在地上不想起来,就是有人来扶,也是站不起来的。”扎史尼玛下决心找到出路,他把政府提供的产业发展基金、护林员工资、低保等共2万元,集中投入用来养猪。2015年养猪50头收入万余元,2016年养猪80头收入5万多元,2017年养土鸡2000多只收入6万多元……过程虽辛苦,但一天天增长的收获让扎史尼玛挺直了腰杆。
“去年,我家的猪和鸡卖了近10万元,都卖到香格里拉了。”脱贫后的扎史尼玛说话的声音如今都洪亮起来了。他也加入了“感恩连”,还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养鸡5万只。
谈起“感恩连”,迪庆州委组织部部长王云松说,因为是自发的,所以更有生命力,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带动效果好。
如今,“连长”格茸在迪庆小有名气,经常去其他地方作报告,还参加了州里的脱贫攻坚“自强、诚信、感恩”宣讲会。
五境乡其他村也成立了“感恩连”,成员逾百人。州里不少村子组织党员干部前来考察学习,目前,有29个乡镇成立“感恩连”。
“‘感恩连’在脱贫攻坚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感念党恩成为迪庆藏区群众的行动自觉。”迪庆州委书记顾琨说。
身处大时代,“小人物”也能有大作为。
———— 全文 ————
———— 收起 ————
高清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