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对门神,一对新疆和田白玉门神。上面栩栩如浮雕的两尊门神均身跨瑞兽,或者虬髯蓬勃、或长髯飘飘;一位双手持有板斧、一位手持钢鞭,均怒目圆睁、虎视眈眈,威风凛然!

好一对生动形象的巨大玉雕艺术品!

说到门神,就势必会想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双方因此持续明争暗斗。

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最终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并逼迫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继承帝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在这场政治事件中,李世民的亲将尉迟恭为李世民在政治角逐中获胜,发挥了很大作用。于是,后来秦琼和尉迟恭逐渐演化为门神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守护神

这是唐代的事,但这对门神却是东汉时期的,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真正的门神渊源,比这故事所说久远得多。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祀门”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礼记·祭法》说:“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这一时期的门神称为神荼和郁垒二人,专事驱邪避凶,所以为世人敬仰,贴于门上驱邪挡煞。《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对民间传说中,都有门神神荼和郁垒二神的记载。

在《山海经》中,就有一段关于神荼与郁儡的传说,而他们就是最早的门神。

故事里讲,在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蜿蜒千里的桃树,桃树枝繁叶茂,有枝条自然垂落形成一个门一样的通道,叫做“鬼门”。山内的妖魔鬼怪便从此门而出,下山为害百姓,后来玉帝便派出“神荼”“郁儡”二位天神立大门两侧,驱除妖魔,抓来恶鬼给老虎吃。后来黄帝便将“神荼”“郁儡”的形象刻在桃木上,挂在门前,驱魔辟邪,也就产生了最早的门神。

门神的故事,有确切文字记载,是东汉。东汉学者郑玄在给《礼记·丧服大记》中的“君至,主人迎,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这一句话做注释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君释菜,以礼礼门神。”这是“门神”第一次在文字记载中出现。

到了魏晋南北朝,门神的习俗在民间已广为流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但要说明的是,此后世人所谓的门神,实质是因为其有这些出色之处而被崇拜供奉,更多的性质是祈愿而不是纯粹的门神。

再后来,五花八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赵公明,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这些都曾经是老百姓供奉的门神形象。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门神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安全的深切寄托,也是精神上的一种象征。正因如此,北京古玉文化馆这对玉门神,就具有超越其经济价值的历史价值、民俗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门神文化的起始时间不迟于东汉的有力证明,它艺术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意识形态面貌;它是民俗文化的艺术结晶,在民俗学研究中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它是民俗文化作为创作题材,最早进入玉石器雕塑的体现。同时,它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和镇宅安府的吉祥物!查遍资料,国内外博物馆均无此类艺术品,唯有原北京木器厂有一对桃木门神木雕,但也只是清晚期的作品。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东汉郁垒·神荼和田白玉门神--北京古玉文化馆

北京古玉文化馆 新华媒体创意工场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