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 这是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波茨坦公告》(中文抄本,第一页)。

  • 这是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波茨坦公告》(中文抄本,第二页)。

  • 这是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波茨坦公告》(中文抄本,第三页)。

  • 收藏《波茨坦公告》中、英文抄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外景(摄于7月24日)。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下图是一名游客在波茨坦会议旧址参观(2015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国首脑斯大林(右)、杜鲁门(中)和丘吉尔参加波茨坦会议的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波茨坦会议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 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左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右图是游客在波茨坦会议旧址参观(2015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是记者翻拍的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的资料照片;下图是2015年7月23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照片故事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商婧 陈静 邵进)1945年7月26日,德国柏林西南波茨坦,一份为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确立亚洲和平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诞生。

70载流光易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各国人民携手维护战后和平与稳定初心不变。

70年后的今天,凝结着千千万万生命和鲜血的正义言辞犹在耳畔。捍卫《波茨坦公告》,就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对维护东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结束战争迫使日本投降

《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中国、美国和英国(苏联随后加入)在公告中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指出“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有着十分明确的定性,对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土壤毫不留情,对在公告基础上建立战后秩序立场鲜明。

《波茨坦公告》重点规定了战后对日本的处置,即坚决剥夺日本侵略和掠夺的领土、彻底打碎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机器、严格限制日本战争权利和基础力量发展、公开审判战争罪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东亚地区以及国际新秩序。

今天重温《波茨坦公告》,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份国际法文件的珍贵和重要:

——从政治上限制日本战争权,从思想上消除日本战争根源:“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建立”;

——建立日本和平民主制度、惩处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犯:“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

——重申《开罗宣言》,限定日本领土范围:“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波茨坦公告》为最终打垮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二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正是在《波茨坦公告》的巨大压力下,准备做垂死挣扎的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政权被迫做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奠定战后和平秩序

7月23日,游客在德国首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

《波茨坦公告》在促使日本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有着极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945年8月15日发表的日本《终战诏书》和1945年9月2日签署的日本向同盟国家投降的降书,都明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抗击日本侵略的伟大反法西斯战争才胜利结束。

基于对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罪责的反省,日本在1947年制定的宪法中承诺永远放弃武力,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这部日本宪法因此也被称为“和平宪法”。

此后,在宪法第九条框架内,日本长期奉行“专守防卫”国策。

1972年,日本政府就“集体自卫权和宪法的关系”发表正式见解,确认集体自卫权超出宪法第九条划定的红线。

冷战结束后,伴随国内国际形势变化,虽然日本也在不断调整安保政策,但本届安倍政府之前的日本历届政府始终守住了“不得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条底线。

高洪指出,《波茨坦公告》成为规定日本放弃军国主义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

《波茨坦公告》也是日本发展与亚洲邻国关系的重要基础。

1972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写道:“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1978年签订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认《中日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联合声明所表明的各项原则应予严格遵守”。

1998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写道:“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和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谈话,痛感由于过去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

2008年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写道:“双方决心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不断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政府无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中日间重要文件的相关精神,企图永久侵占《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应予归还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赵建文说,中日关系是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重要法律性文件基础上走过来的。如果否定这些重要文件,等于否定了中日关系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

警惕背离和平道路

7月23日,一名游客在德国首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

当铭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成为时代潮流,安倍政府却一意孤行,对《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确立的战后秩序公然挑战,引起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舆论的强烈担忧和不满。

安倍政府始终不愿正视侵略历史,千方百计欲予以美化甚至翻案。

在今年5月举行的日本国会党首辩论中,安倍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定性。安倍就任首相以来,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献祭;质疑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的结果;挑战“村山谈话”。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焕利说,安倍抵赖历史真相暴露了他内心的恐惧。他一心想摘掉日本战败国帽子,不承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但《波茨坦公告》向全世界宣告,日本一是战败国,二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

安倍政府严重违背《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相关规定。安倍政府上台以来,抛弃“武器出口三原则”、扩大军费支出、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批准新版《防卫白皮书》,强化军事力量、调整军事安全政策的轨迹清晰可见。特别是安倍政府日前不顾日本国内舆论和大多数民意的反对,强行在众议院表决通过了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举动。

根据安保法案,作为自卫队最高指挥官,日本首相能通过“综合判断”决定是否行使集体自卫权参与海外战争。日本已经改变了战败后一直坚守的“专守防卫”的方针。

印度《全球对话》季刊社长曼莫哈兰认为,日本正从战后的和平政策立场倒退。日本放弃并改变一度遵循的写入宪法的和平主义政策令人失望。

东京大学哲学教授高桥哲哉指出,日本当年发起的侵略战争给周围国家带来深重灾难,通过和平宪法放弃战争,明确否定集体自卫权,这是日本战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日本战后与中国等邻国重建关系的基础。

《波茨坦公告》是世界各国人民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胜利成果,是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亚洲和平的重要基础。捍卫《波茨坦公告》,不仅要回顾历史,向所有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同时也要审视现实,担负起维护和平的责任和使命,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 全文 ————

———— 收起 ————

波茨坦公告
全文

《波茨坦公告》

发表70周年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陈聪)70年前的7月26日,一份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础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发表。抚今追昔,时隔7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依然令人深感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今年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成为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础文件。然而,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内的一些右翼势力,一再对战后国际秩序发起冲撞和挑战。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在德国柏林近郊波茨坦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公告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日本战败后宣布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是德国一座小城,位于柏林西南27公里处。如果不是二战末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此会晤,这座小城也许不会声名远扬。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战场,日本仍然在负隅顽抗。为了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反法西斯同盟的三国领袖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