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张遥、王敏、潘晔、冯璐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一方面爆发式增长、“野蛮”式发展,一方面则频频上演“春秋争霸”“三国混战”。电子商务究竟是否进入寡头时代?“神仙打架”,是殃及池鱼还是让百姓得益?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巨头圈地:互联网时代筑起“柏林墙”

逛淘宝看上一件商品,想要通过腾讯微信分享给好友,点击链接跳转后的屏幕会告诉你,浏览请求“已屏蔽”。坐拥数亿用户的这两款手机应用横扫中国移动互联网,却像是处于两个平行的时空。带有浓重PC时代印记的浏览器成了巨头之间的传送门。有人把这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柏林墙”。

每每这时,资深网购“剁手党”刘欣习惯了和闺蜜交换网购心得的方式:会把带有淘宝店名的界面截屏,回到微信,把图片发给对方,自行上淘宝搜索。

假如是线下逛商场,这家不畅可以去那家,网购却很难。易观智库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天猫占据了国内B2C市场半壁江山,与京东联手拿下四分之三的份额。

如果说B2C电商领域已经是巨头林立,淘宝在C2C个人网店领域的份额更高,几乎成了个人网店的代名词--尽管淘宝一直重申,汇聚了数百万卖家的网购平台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家企业。而至于网购的分享交流工具,不论阿里巴巴铆足劲推销的“来往”还是手机版“旺旺”,微信始终在移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难觅敌手。

历经巨头疯狂并购“圈地”的2013年和2014年,中国互联网的区域版图越发清晰。一个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掏出手机,从出门打车、联络工作、订餐订座订机票到看新闻、查地图、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甚至是买菜洗衣找家政,绕来绕去都逃不出巨头们麾下的各类应用。

易观智库公布的2014年9月移动App排行榜上,排名前10位的9个归属BAT阵营,剩下一个搜狗输入法也已经被腾讯入股。

并购入股“站队”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加速割裂的格局。淘宝屏蔽了百度的搜索抓取,在京东购物再也不能用支付宝付款;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对于阿里寄予厚望的移动社交软件“来往”,微信进行了屏蔽;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在微信平台分享红包失败,同为阿里系的新浪微博随后屏蔽了微信公众号在微博的推广。

观点交锋:电商行业是否已形成寡头格局?

电商行业是否形成了寡头格局,政府、企业、专家观点不一。

“我觉得目前互联网已形成寡头格局,但这必将是暂时的。”广州沃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延说,“我常常在想,你要是开个实体店,在路上好歹能被人看到,在互联网上找都找不到。销量越好,搜索的加权就越高,而小电商没有资源,刚创业又不参加平台上各种活动,被人搜都搜不到。这些都可以说是平台的潜规则。但也没有办法,平台毕竟是主要渠道。”

聚美优品CEO陈欧认为,在寡头时代,如果你是别人的子集,会很难受,更可怕的是资本注入,就会带来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看上去老百姓短期受益,最后却会遭殃,因为整个行业受到冲击,并没有得到良性发展。

近来,淘宝与工商总局之间关于网上售假的交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工商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工商总局此前多次和淘宝网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市场占有率决定了话语权,容易造成店大欺客现象。监管部门一定要深入研究,防控系统性风险。”

一些较为乐观的受访者表示,电商领域形成今天的寡头格局,是近几年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由互联网经济的特性决定的。互联网的特点是底层中心化,比如一个用户不可能同时用八个聊天软件。从全球互联网行业来看,高度的市场竞争会形成巨头的不断更迭,相比其他不少领域而言,互联网仍然是比较公平的。

不过一些刚刚度过起步期的创业型电商网站坦言,他们感受到了电商寡头格局下的另一种压力。母婴类垂直电商网站“蜜芽宝贝”上个月宣布完成了C轮6000万美元融资。创始人、CEO刘楠说,“蜜芽”在初创期就收到了来自大型B2C网购平台的提议,“要不然就让我投资你,要不然我就打你。”

从导购起家到转型做电商,2013年的那场“淘宝屏蔽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网站链接”一时成为业界焦点。蘑菇街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琪认为,时至今日他反而会比较正面地看当年的这件事,“屏蔽与否,技术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转型是迟早要做的。我关心的是,消费者满意我吗?我的商家满意我吗?”

对于电商领域的创业者,互联网巨头之间割裂的格局对他们而言,影响比用户更为深远。“草根网商创业难”“小卖家生存难”近几年呼声渐起。尽管巨头们说,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过,但想要在万亿元规模的网购市场里分一杯羹,经过阿里系、腾讯系等巨头的几番交战之后,网店流量入口一步步收紧,集中在平台手里。

“并不会形成寡头格局。”《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认为,资本和技术是逐利的、流动的。只有行政垄断会形成真正的垄断,但在电商行业,行政垄断并不存在。资本喜欢逐利,而寡头的增长相对慢,所以资本会去寻找别的势力,培育新的创新力量。

更新换代:大佬们就怕被颠覆

电商产业格局下,市场份额集中到一定程度,大平台对于资源的把控能力有目共睹。在美国,电商平台强大的市场份额甚至让供货商式微。亚马逊和美国图书出版商之间去年爆发了一场拉锯战。为了让出版商对电子书保持低价,亚马逊通过减少纸质书库存、减少折扣倾斜等手段对出版商施压,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业界流传的一个说法是,中国市场足够大,选准了领域,垂直电商就是行业寡头。

“互联网寡头时代,意味着下一步机会在深度垂直领域。聚美优品接下去还是要加大自有品牌培育力度。互联网攻城容易守城难。这几年我们发现,互联网也是1比9的效应,就是90%的都会死掉,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聚美优品CEO陈欧说。

观察者们发现,新的商业零售格局正在形成。腾讯、百度、万达结盟形成线上线下共同体,阿里巴巴入股银泰百货试图开展O2O试验,除了苏宁、国美、当当网等传统B2C平台迈向开放之外,去年赴美上市的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垂直类电商也正风生水起,完成C轮融资的口袋购物正在布局微商。

起家于大平台的电商创业者也在忙着打造自己的生态链--凭借在天猫销售美国车厘子走红的互联网鲜果供应商天天果园,正在通过社交网站力推折扣--用户有机会以两折价格购买一斤车厘子,但前提是要下载它的App。

1月24日,社区O2O“破与立”研讨会暨惠民网资本起航仪式在京举行--即便前有京东后有若干垂直领域电商,立足社区的惠民网模式仍然引起投资人的青睐,包括洪泰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注资,不少基金排队想注资。

原来,惠民网是以全国近百万家社区超市为基础,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社区超市服务网络,一方面为超市和社区居民之间搭建一个网络交易和社区服务平台(B2C);另一方面为社区超市和厂商或基地建立一个快捷的商业物流网络(B2B)。在投资者看来,这个模式打到了市场的“痛点”,既可以帮助供应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又可以打通社区生活的“任督二脉”,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三五年就是一代,大佬们都很焦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被颠覆。”作为惠民网投资人,达晨创投基金TMT行业投资部副总经理何士祥表示,完全不用担心寡头,只要保持创新,给用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新的竞争者完全可以脱颖而出。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认为,互联网的魅力是不断跨界,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政府要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大小电商都能进行更多的增量创新。

“对于中国互联网,我最担心的不是来自市场的寡头垄断,而是非市场因素。竞争者不断涌入,就会形成巨大的创新效应。”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

【返回】

无本万利?任性烧钱?万能锤子?——三问电商“江湖”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潘晔、王敏、冯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假如电商是块“江湖”,各派新势力将“快”字演绎至极。BAT(百度、阿里、淘宝)携“用户”令诸侯,快速瓜分天下呈三国演义之势。用户战、价格战、物流战、品牌战、资本战……电商诸雄“明争暗斗”,一次次攻城略地。

刀光剑影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又有哪些是逃不出“江湖”的生死定律?

“无本万利”:线上成本都很低?

低价、省钱,一直是电商“吸睛”的“杀手锏”。从“双十一”“双十二”到“滴滴红包”“1元门票”,纵观电商“江湖”中各种网络营销推广,均不会离开这一基本要素。据艾瑞咨询机构统计,48%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价格因素。

南京智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逸认为,电商与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没有实体门店。这样一来,至少人工、租金、折旧摊销、水电气费等费用都省了,从而为低价提供了可能。

90后淘宝店主陈梦经营一家外贸服装店已经5年。在她看来,网上东西便宜主要还是供应链被“短路化”,中间运营成本被缩减。陈梦说,她更愿意开网店,一是相比实体,毛利更高;二是“永不打烊”的网店可以实现24小时即时交易,这样她才能兼顾在南京大学审计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但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新对手的威胁、奇葩买家的刁难……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此外参与‘直通车’、‘钻石展位’、‘聚划算’以及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营销花出去的银子也不少。电商成本看似‘轻’,实则‘重’。”

中银国际2014年发布零售业研究报告称,无论国内外,电商费用率在业态初期远远高于传统零售。有数据显示,近几年传统零售业平均综合毛利在20%左右,净利润率在4%左右;电商的平均综合毛利多在10%以下,净利润率则为负值。

“电商不是没有成本,而是产生了新成本。”华泰证券零售行业研究员许世刚说,对于垂直电商,至少需要承担物流配送、技术研发、广告销售等费用。平台电商的成本还包括平台交易撮合成本、获取新用户的成本、门户的营销推广、订单履行费用等。“电商经历了10年爆发式增长后,网购用户增速放缓至20%以下,流量红利锐减。未来电商价格弹性空间变得十分有限,电商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任性烧钱”:电商们都不差钱?

从2012年京东商城宣布“三年零毛利”并剑指苏宁电器、国美电器高调宣战开始,电商价格战逐步升级为“烧钱”大战,特别是2014年以来,以BAT和细分行业龙头电商为代表的企业凭借资本优势频频跑马圈地,并购和参股的动作不断,几大战略阵营初步成型,电商细分市场进入战国时代。

近来,“快的打车”已经完成D轮6亿美元融资,投资方是阿里资本、老虎基金。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滴滴打车”早已完成包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在内的新一轮7亿美元融资,开始大规模“烧钱”发红包推广专车。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2014年,平均每年都有10多家B2C电商企业获得超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

“‘快的’和‘滴滴’在明争,阿里和腾讯是暗战。”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吕伟说,巨头们的染指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细分电商市场变得更加风声鹤唳,而巨头们也因此骑虎难下、泥足深陷,任性“烧钱”之后,还有“骨感”的现实必须面对。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互联网上的竞争成本很大,经过几轮洗牌,九成的中小电商都死了。”

翻看上市电商年报,阿里巴巴2014财年收入约525亿元,其中国内零售占85.96%,市场营销收入增速放缓、占比减小已是大概率。2014年三季度,腾讯净利润56.6亿元,环比下降3%,业绩略低于预期;京东净亏1.64亿元;去哪儿网继第二季度净亏4.22亿元后,第三季度又亏5.66亿元;迅雷上市半年股价几乎被腰斩。

看来电商们不是钱多了才开始“烧钱”,电商们坦言,资本对垒实则是为“占坑”。“有了‘坑’再谈盈利。”吕伟说,目前,滴滴和快的“烧钱”效应已经初显,移动互联的入口几乎垄断,用户习惯基本养成,随着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电商终将脱离这种不健康的经营发展行为。但短期来看,国内电商还难以摆脱“砸锅卖铁”用利润换取客户流量、“赔钱赚吆喝”的怪圈。

“万能锤子”:永远都是颠覆者?

微信“干掉”了运营商的短信,滴滴专车逼得出租车停运,天猫“双十一”一天销售业绩几乎相当于国内顶尖百货全年业绩……电商像一个能“摧毁”一切的锤子,颠覆传统、改变生活,让人产生了“插根扁担都能开花”的错觉。难怪消费者会感慨,“淘宝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淘宝是万万不能的”。

“蜜芽宝贝”创始人兼CEO刘楠认为,电商之所以能颠覆一切,是因为顺应市场。

“满足人群的需求,风就一定会来。”刘楠说,“我首先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误打误撞做电商。我的想法很简单,让中国妈妈们零焦虑,所以创办‘蜜芽’,第一只卖正品,第二只卖精品。我做不了追风少年,只能做好我能做到的,然后等风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电商确实填补了传统商贸空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物消费,但电商也不是万能的,体验性、亲历性消费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和朋友吃一顿大餐、去美容院做个SPA、带孩子去游乐场等。“用户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包括商品使用的场景体验和服务体验,这些在线上没有办法获得。”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说,实体零售与传统电商之间,不是谁干掉谁的关系。未来人们功能性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化解决,但情感性、心理层面的需求还是要“面对面”实现。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进一步表示,目前,传统电商粗放式赢利时代已经结束,回归零售本质,抓住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才是渠道核心竞争力所在。

“与其说是电商倒逼实体转型,不如说是商业迭代升级。”朱逸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业,而商业的本质是洞悉人性。“没有垮掉的渠道,只有垮掉的品牌”“没有死掉的生意,只有死掉的生意人”……即使是“今日明星”,也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闪电般地生、闪电般地死,电商“江湖”的生老病死都是市场更迭规律使然,电商也在这飞速迭代中,没有例外。

【返回】

主打稿

2015年1月30日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张遥、王敏、潘晔、冯璐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一方面爆发式增长、“野蛮”式发展,一方面则频频上演“春秋争霸”“三国混战”。电子商务究竟是否进入寡头时代?“神仙打架”,是殃及池鱼还是让百姓得益?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巨头圈地:互联网时代筑起“柏林墙”

逛淘宝看上一件商品,想要通过腾讯微信分享给好友,点击链接跳转后的屏幕会告诉你,浏览请求“已屏蔽”。坐拥数亿用户的这两款手机应用横扫中国移动互联网,却像是处于两个平行的时空。带有浓重PC时代印记的浏览器成了巨头之间的传送门。有人把这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柏林墙”。

每每这时,资深网购“剁手党”刘欣习惯了和闺蜜交换网购心得的方式:会把带有淘宝店名的界面截屏,回到微信,把图片发给对方,自行上淘宝搜索。

假如是线下逛商场,这家不畅可以去那家,网购却很难。易观智库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天猫占据了国内B2C市场半壁江山,与京东联手拿下四分之三的份额。

如果说B2C电商领域已经是巨头林立,淘宝在C2C个人网店领域的份额更高,几乎成了个人网店的代名词--尽管淘宝一直重申,汇聚了数百万卖家的网购平台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家企业。而至于网购的分享交流工具,不论阿里巴巴铆足劲推销的“来往”还是手机版“旺旺”,微信始终在移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难觅敌手。

历经巨头疯狂并购“圈地”的2013年和2014年,中国互联网的区域版图越发清晰。一个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掏出手机,从出门打车、联络工作、订餐订座订机票到看新闻、查地图、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甚至是买菜洗衣找家政,绕来绕去都逃不出巨头们麾下的各类应用。

易观智库公布的2014年9月移动App排行榜上,排名前10位的9个归属BAT阵营,剩下一个搜狗输入法也已经被腾讯入股。

并购入股“站队”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加速割裂的格局。淘宝屏蔽了百度的搜索抓取,在京东购物再也不能用支付宝付款;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对于阿里寄予厚望的移动社交软件“来往”,微信进行了屏蔽;阿里投资的快的打车在微信平台分享红包失败,同为阿里系的新浪微博随后屏蔽了微信公众号在微博的推广。

观点交锋:电商行业是否已形成寡头格局?

电商行业是否形成了寡头格局,政府、企业、专家观点不一。

“我觉得目前互联网已形成寡头格局,但这必将是暂时的。”广州沃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延说,“我常常在想,你要是开个实体店,在路上好歹能被人看到,在互联网上找都找不到。销量越好,搜索的加权就越高,而小电商没有资源,刚创业又不参加平台上各种活动,被人搜都搜不到。这些都可以说是平台的潜规则。但也没有办法,平台毕竟是主要渠道。”

聚美优品CEO陈欧认为,在寡头时代,如果你是别人的子集,会很难受,更可怕的是资本注入,就会带来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看上去老百姓短期受益,最后却会遭殃,因为整个行业受到冲击,并没有得到良性发展。

近来,淘宝与工商总局之间关于网上售假的交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工商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工商总局此前多次和淘宝网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市场占有率决定了话语权,容易造成店大欺客现象。监管部门一定要深入研究,防控系统性风险。”

一些较为乐观的受访者表示,电商领域形成今天的寡头格局,是近几年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由互联网经济的特性决定的。互联网的特点是底层中心化,比如一个用户不可能同时用八个聊天软件。从全球互联网行业来看,高度的市场竞争会形成巨头的不断更迭,相比其他不少领域而言,互联网仍然是比较公平的。

不过一些刚刚度过起步期的创业型电商网站坦言,他们感受到了电商寡头格局下的另一种压力。母婴类垂直电商网站“蜜芽宝贝”上个月宣布完成了C轮6000万美元融资。创始人、CEO刘楠说,“蜜芽”在初创期就收到了来自大型B2C网购平台的提议,“要不然就让我投资你,要不然我就打你。”

从导购起家到转型做电商,2013年的那场“淘宝屏蔽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网站链接”一时成为业界焦点。蘑菇街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琪认为,时至今日他反而会比较正面地看当年的这件事,“屏蔽与否,技术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转型是迟早要做的。我关心的是,消费者满意我吗?我的商家满意我吗?”

对于电商领域的创业者,互联网巨头之间割裂的格局对他们而言,影响比用户更为深远。“草根网商创业难”“小卖家生存难”近几年呼声渐起。尽管巨头们说,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过,但想要在万亿元规模的网购市场里分一杯羹,经过阿里系、腾讯系等巨头的几番交战之后,网店流量入口一步步收紧,集中在平台手里。

“并不会形成寡头格局。”《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认为,资本和技术是逐利的、流动的。只有行政垄断会形成真正的垄断,但在电商行业,行政垄断并不存在。资本喜欢逐利,而寡头的增长相对慢,所以资本会去寻找别的势力,培育新的创新力量。

更新换代:大佬们就怕被颠覆

电商产业格局下,市场份额集中到一定程度,大平台对于资源的把控能力有目共睹。在美国,电商平台强大的市场份额甚至让供货商式微。亚马逊和美国图书出版商之间去年爆发了一场拉锯战。为了让出版商对电子书保持低价,亚马逊通过减少纸质书库存、减少折扣倾斜等手段对出版商施压,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业界流传的一个说法是,中国市场足够大,选准了领域,垂直电商就是行业寡头。

“互联网寡头时代,意味着下一步机会在深度垂直领域。聚美优品接下去还是要加大自有品牌培育力度。互联网攻城容易守城难。这几年我们发现,互联网也是1比9的效应,就是90%的都会死掉,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聚美优品CEO陈欧说。

观察者们发现,新的商业零售格局正在形成。腾讯、百度、万达结盟形成线上线下共同体,阿里巴巴入股银泰百货试图开展O2O试验,除了苏宁、国美、当当网等传统B2C平台迈向开放之外,去年赴美上市的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垂直类电商也正风生水起,完成C轮融资的口袋购物正在布局微商。

起家于大平台的电商创业者也在忙着打造自己的生态链--凭借在天猫销售美国车厘子走红的互联网鲜果供应商天天果园,正在通过社交网站力推折扣--用户有机会以两折价格购买一斤车厘子,但前提是要下载它的App。

1月24日,社区O2O“破与立”研讨会暨惠民网资本起航仪式在京举行--即便前有京东后有若干垂直领域电商,立足社区的惠民网模式仍然引起投资人的青睐,包括洪泰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注资,不少基金排队想注资。

原来,惠民网是以全国近百万家社区超市为基础,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社区超市服务网络,一方面为超市和社区居民之间搭建一个网络交易和社区服务平台(B2C);另一方面为社区超市和厂商或基地建立一个快捷的商业物流网络(B2B)。在投资者看来,这个模式打到了市场的“痛点”,既可以帮助供应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又可以打通社区生活的“任督二脉”,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三五年就是一代,大佬们都很焦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被颠覆。”作为惠民网投资人,达晨创投基金TMT行业投资部副总经理何士祥表示,完全不用担心寡头,只要保持创新,给用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新的竞争者完全可以脱颖而出。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认为,互联网的魅力是不断跨界,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政府要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大小电商都能进行更多的增量创新。

“对于中国互联网,我最担心的不是来自市场的寡头垄断,而是非市场因素。竞争者不断涌入,就会形成巨大的创新效应。”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

———— 全文 ————

———— 收起 ————

三问电商

无本万利?任性烧钱?万能锤子?
——三问电商“江湖”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潘晔、王敏、冯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假如电商是块“江湖”,各派新势力将“快”字演绎至极。BAT(百度、阿里、淘宝)携“用户”令诸侯,快速瓜分天下呈三国演义之势。用户战、价格战、物流战、品牌战、资本战……电商诸雄“明争暗斗”,一次次攻城略地。

刀光剑影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又有哪些是逃不出“江湖”的生死定律?

“无本万利”:线上成本都很低?

低价、省钱,一直是电商“吸睛”的“杀手锏”。从“双十一”“双十二”到“滴滴红包”“1元门票”,纵观电商“江湖”中各种网络营销推广,均不会离开这一基本要素。据艾瑞咨询机构统计,48%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价格因素。

南京智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逸认为,电商与传统零售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没有实体门店。这样一来,至少人工、租金、折旧摊销、水电气费等费用都省了,从而为低价提供了可能。

90后淘宝店主陈梦经营一家外贸服装店已经5年。在她看来,网上东西便宜主要还是供应链被“短路化”,中间运营成本被缩减。陈梦说,她更愿意开网店,一是相比实体,毛利更高;二是“永不打烊”的网店可以实现24小时即时交易,这样她才能兼顾在南京大学审计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但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新对手的威胁、奇葩买家的刁难……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此外参与‘直通车’、‘钻石展位’、‘聚划算’以及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营销花出去的银子也不少。电商成本看似‘轻’,实则‘重’。”

中银国际2014年发布零售业研究报告称,无论国内外,电商费用率在业态初期远远高于传统零售。有数据显示,近几年传统零售业平均综合毛利在20%左右,净利润率在4%左右;电商的平均综合毛利多在10%以下,净利润率则为负值。

“电商不是没有成本,而是产生了新成本。”华泰证券零售行业研究员许世刚说,对于垂直电商,至少需要承担物流配送、技术研发、广告销售等费用。平台电商的成本还包括平台交易撮合成本、获取新用户的成本、门户的营销推广、订单履行费用等。“电商经历了10年爆发式增长后,网购用户增速放缓至20%以下,流量红利锐减。未来电商价格弹性空间变得十分有限,电商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任性烧钱”:电商们都不差钱?

从2012年京东商城宣布“三年零毛利”并剑指苏宁电器、国美电器高调宣战开始,电商价格战逐步升级为“烧钱”大战,特别是2014年以来,以BAT和细分行业龙头电商为代表的企业凭借资本优势频频跑马圈地,并购和参股的动作不断,几大战略阵营初步成型,电商细分市场进入战国时代。

近来,“快的打车”已经完成D轮6亿美元融资,投资方是阿里资本、老虎基金。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滴滴打车”早已完成包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在内的新一轮7亿美元融资,开始大规模“烧钱”发红包推广专车。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2014年,平均每年都有10多家B2C电商企业获得超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

“‘快的’和‘滴滴’在明争,阿里和腾讯是暗战。”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吕伟说,巨头们的染指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细分电商市场变得更加风声鹤唳,而巨头们也因此骑虎难下、泥足深陷,任性“烧钱”之后,还有“骨感”的现实必须面对。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互联网上的竞争成本很大,经过几轮洗牌,九成的中小电商都死了。”

翻看上市电商年报,阿里巴巴2014财年收入约525亿元,其中国内零售占85.96%,市场营销收入增速放缓、占比减小已是大概率。2014年三季度,腾讯净利润56.6亿元,环比下降3%,业绩略低于预期;京东净亏1.64亿元;去哪儿网继第二季度净亏4.22亿元后,第三季度又亏5.66亿元;迅雷上市半年股价几乎被腰斩。

看来电商们不是钱多了才开始“烧钱”,电商们坦言,资本对垒实则是为“占坑”。“有了‘坑’再谈盈利。”吕伟说,目前,滴滴和快的“烧钱”效应已经初显,移动互联的入口几乎垄断,用户习惯基本养成,随着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电商终将脱离这种不健康的经营发展行为。但短期来看,国内电商还难以摆脱“砸锅卖铁”用利润换取客户流量、“赔钱赚吆喝”的怪圈。

“万能锤子”:永远都是颠覆者?

微信“干掉”了运营商的短信,滴滴专车逼得出租车停运,天猫“双十一”一天销售业绩几乎相当于国内顶尖百货全年业绩……电商像一个能“摧毁”一切的锤子,颠覆传统、改变生活,让人产生了“插根扁担都能开花”的错觉。难怪消费者会感慨,“淘宝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淘宝是万万不能的”。

“蜜芽宝贝”创始人兼CEO刘楠认为,电商之所以能颠覆一切,是因为顺应市场。

“满足人群的需求,风就一定会来。”刘楠说,“我首先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误打误撞做电商。我的想法很简单,让中国妈妈们零焦虑,所以创办‘蜜芽’,第一只卖正品,第二只卖精品。我做不了追风少年,只能做好我能做到的,然后等风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电商确实填补了传统商贸空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物消费,但电商也不是万能的,体验性、亲历性消费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和朋友吃一顿大餐、去美容院做个SPA、带孩子去游乐场等。“用户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包括商品使用的场景体验和服务体验,这些在线上没有办法获得。”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说,实体零售与传统电商之间,不是谁干掉谁的关系。未来人们功能性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化解决,但情感性、心理层面的需求还是要“面对面”实现。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进一步表示,目前,传统电商粗放式赢利时代已经结束,回归零售本质,抓住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才是渠道核心竞争力所在。

“与其说是电商倒逼实体转型,不如说是商业迭代升级。”朱逸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业,而商业的本质是洞悉人性。“没有垮掉的渠道,只有垮掉的品牌”“没有死掉的生意,只有死掉的生意人”……即使是“今日明星”,也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闪电般地生、闪电般地死,电商“江湖”的生老病死都是市场更迭规律使然,电商也在这飞速迭代中,没有例外。

———— 全文 ————

———— 收起 ————

链接稿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