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春 孙炎 万方

“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2013年李克强总理履职伊始表示,本届政府至少要取消和下放1/3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这是一个大国总理对公众的庄严承诺。

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共1700余项。新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前面10年审改已经取消下放2000多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开始就进入了改革深水区,越向纵深挺进,越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

简政放权工作随即全面推开,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一年后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2014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并将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简政放权的要义浮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在逐步向审批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迈进。

一年多以来,李克强总理始终在简政放权的“前线”督战——亲赴基层政务大厅、“三顾”地方工商局,调研简政放权在中间环节是否畅通、放管是否到位,叮嘱各部门不仅要从“最先一公里”做起,还要打通中间环节和“最后一公里”,要防止各环节截留改革红利;多次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还专门邀请新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创业者们走进中南海,听取“市场主体”的声音,下决心打掉前进路上一个个“障碍栏”,决不让企业被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捆住手脚,走不动,行不远。

面对“放大不放小”“上放下不放”等实践中遇到的“硬骨头”“拦路虎”,李克强总理在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出,在政府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等问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克强总理“痛下决心”推行的“自我割肉”式的革命,不会因为道路上的任何“阻塞”而停止前进。

这番“割肉刮骨”,更是辩证的“割肉刮骨”,一边减——减少职能职责、减少机构编制、减少管理环节和层级;一边加——加强监管,强化责任,建立规范。放与管结合,彰显出社会共治与政府善治的思维光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取消:18下放:12保留:26
教育部取消:9下放:1保留:22
科学技术部取消:5下放:2保留:14
工业和信息化部取消:18下放:3保留:3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取消:0下放:0保留:3
公安部取消:3下放:0保留:30
民政部取消:4下放:0保留:11
司法部取消:2下放:2保留:7
财政部取消:4下放:4保留:1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取消:2下放:0保留:21
国土资源部取消:12下放:1保留:44
环境保护部取消:2下放:3保留: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取消:1下放:1保留:23
交通运输部取消:15下放:7保留:49
水利部取消:15下放:0保留:33
农业部取消:8下放:15保留:46
商务部取消:10下放:1保留:20
文化部取消:3下放:6保留: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取消:3下放:3保留:18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3下放:0保留:2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取消:1下放:0保留:1
海关总署取消:6下放:3保留:33
国家税务总局取消:14下放:2保留:8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取消:4下放:2保留: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取消:0下放:4保留:28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取消:17下放:8保留:51
国家体育总局取消:1下放:1保留: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取消:3下放:1保留: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取消:0下放:8保留:29
国家统计局取消:0下放:0保留:3
国家林业局取消:15下放:2保留:74
国家知识产权局取消:0下放:1保留:10
国家旅游局取消:1下放:2保留:3
国家宗教事务局取消:6下放:0保留:14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取消:0下放:0保留:6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取消:0下放:0保留:1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取消:0下放:0保留:1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取消:0下放:0保留: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取消:0下放:0保留:3
中国地震局取消:1下放:0保留:3
中国气象局取消:0下放:0保留:1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取消:3下放:0保留: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取消:5下放:0保留:63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取消:2下放:0保留:34
国家粮食局取消:2下放:0保留:6
国家能源局取消:8下放:2保留:17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取消:0下放:0保留:19
国家烟草专卖局取消:3下放:0保留:14
国家外国专家局取消:1下放:0保留:7
国家海洋局取消:5下放:1保留:28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取消:0下放:0保留:11
国家铁路局取消:8下放:0保留:11
中国民用航空局取消:6下放:3保留:56
国家邮政局取消:1下放:0保留:8
国家文物局取消:3下放:3保留:20
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4下放:0保留:18
国家档案局
中央档案馆
取消:0下放:0保留:6
国家保密局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取消:0下放:0保留:3
国家密码管理局
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取消:0下放:0保留:14
取消
下放
保留

上下接力,纵横联动,本轮简政放权呈现出全面性、协调性、持续性的新亮点。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共识高度凝聚,“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决心环环传递,“摸底核实、取消下放、严控新增、规范优化”的科学战术愈发明晰,每一“枪”紧紧围绕市场期盼、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打响,力求稳、准、狠。

向“上”看,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已取消和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事项。

作为直接激发市场活力的前阵,工商总局牵头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为急先锋。今年3月以来,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系列举措接踵落地。今年以来,我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出现“井喷式”增长,带动1000万人以上的就业。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在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核准方面,发改委2013年修订投资项目目录,取消、下放和转移49项核准权限,需报中央管理层面核准的项目数量减少约60%,并于今年再次提前修订核准目录。

从人社部减少资质资格许可认定和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到财政部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税务总局推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到农业部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从质检总局、公安部车检新政“脱钩利益”,到环保部加强、完善生态环保等事中事后监管……简政放权进度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深度不断加强。

往“下”看,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了与百姓更为贴近的优势,“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举措大胆、精细,为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积累了大量新鲜经验。

浙江省推出行政权力清单、企业投资审核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成为“将政府的权与钱装在透明笼子里”的典范。省市县三级政府开“政务淘宝”,网上审批,全程在线,探索治理绩效最优化。

广东也用“三单”——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审批标准化清单、监管清单,来管理企业投资项目,并从今年5月起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级收入部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0亿元以上。

从天津首个清理完毕非行政许可,到上海首个发布价格(收费)管理权力清单;从江苏“三个一、两个四”组合拳,到深圳、珠海依托特区立法权对工商登记制度进行重构;从北京中关村改革检验检疫监管,到上海自贸区“税收一网通”、企业标准备案制度改革等先行先试;从辽宁首问首办责任制,到河南便民办税、为民服务12项举措……简政放权的广度不断扩大,创造性做法蓬勃涌现。

上下统筹、纵横扩展、兼备勇气和智慧的“刮骨疗痛”,既为企业先期建设和经营争取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市场自主调节、公平竞争,也为政府现代治理打造了创新高地。

简政放权是新一届政府庄严的承诺,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容不得走过场,容不得落入数字游戏的“圈套”,容不得“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为确保各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推进,今年6月国务院启动全面大督查,并在自查和实地督查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新一届政府决心用动真格的督查,挖掘出阻碍政策落实的“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庸政、懒政行为。

过去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一般通过政府部门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或上级部门对下级的检查来完成,“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乏第三方评价。

此次国务院特别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工商联、中科院等4个部门对简政放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农村饮水安全等改革发展、民生政策的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

与前期的国务院督查组分成8个组分赴部委、地方“横向”督查19项政策相比,第三方评估采取纵向的方式,除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两项之外,其余3个部门各承担一项内容,分赴不同的部委和地区调研评估,工作方式主要是召开座谈会、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与会人员涉及不同领域或行业,力求听到各个阶层的呼声和评价。

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各部委或地方政府自身进行评估,往往会因为“自己评估自己”而将国家利益部门化。引入第三方评估,就是要发现一些“政府内部监督碰触不到、不敢公开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8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了4家机构的第三方评估汇报,在场的很多部门领导感到,“听到了平常听不到的情况,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问题。”

第三方评估作为此次国务院全面督查的创新之举,区别于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进行的评估,形成了一种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

而在此次第三方评估之前,各地方、部门已于6月份完成自查,国务院6月底派出的8个督察组也已经向国务院反馈督查情况。

8个督察组共100余人,分别对27个中央部委及16个地方省市展开了为期10天的督查,规模空前,规格“史无前例”。此次全面督察以“发现问题”为核心,力图打通国务院决策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兑现新一届政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的承诺。

在6月25日之前,被督查的部委和省市,要先认真深入开展自查,直面问题,查找症结,并形成自查报告递交督查组。督查组在审阅自查报告的基础上,进驻相关部委和省市进行实地督查。

拉网式全面督察不仅树立了新一届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更迈出了推进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打造现代政府的重要一步。

国家统计局最近在河北、辽宁、浙江和甘肃四个省所做的调查显示,在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影响的企业中,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基本满意”的企业分别达到39%和42.6%。

不难看出,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挺进的路径已逐渐明晰,简政放权正步入从量到质、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从“降低门槛”到触及垄断性资源配置权利的“深水区”。

从串联到并联:新登记企业61%的增长寓示就业新路阔

这是一组喜人的数字: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新登记注册企业192.7万户,同比增长61%。3-8月,各月新登记企业数量均超过30万户;1-8月,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37亿人,比去年底新增1848.05万人。截至8月底,全国新登记一元企业累计516家,10亿元以上企业550家。

这些喜人的数字是如何创造的?记者了解到,这是简政放权过程中工商部门放宽市场准入多管齐下取得的奇效: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公司登记无需提交验资报告;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同时,为了解决企业从申请设立到开业过程中的审批部门过多、审批时间过长、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工商部门探索审批流程从“串联”到“并联”的转变,达到“一口受理、信息共享、多证联办”的目的。

记者在河北政务服务中心看到,服务中心实行首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基本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使受理、审核时间从5至1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服务大厅设指示牌、标识牌,配备桌、椅、笔等便民服务用品,让人耳目一新。

石家庄市大印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娇尝到了“新政”的甜头。石家庄是工商登记改革的试点区,大印农产品有限公司去年10月底在石家庄注册。“倘若像以前需要缴纳注册验资报告,后期资金可能会出现短缺。实行了认缴制度后,股东以认缴的出资为限承担责任,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开展需要,在承诺的出资期限内陆续使资金到位就行。公司注册只去了两次,第一次明白了所需的手续,第二次去的时候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而且没有收钱,我们一边装修,一边完善手续,很快就开业了。”陈雪娇说。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工商部门而言不是监管职责的弱化,而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今后工商部门将逐步实现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在营造宽松准入环境的同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自律等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证书乱象”被遏制,不具法律效力的“职业资格许可”将一文不值

戴着市场帽子、拿着政府鞭子、坐着行业轿子、收着企业票子、给退休官员留着位子……这是人们对多数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到位,行政化、垄断化色彩严重的形象比喻。

但这种情形未来将大为改观。8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

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一些人、一些单位趁机敛财。

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张浩在2012年毕业前,通过了司法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目前正在考注册会计师。“考证是为了拓宽就业面,提高工作收入。”张浩说。

然而,像张浩一样,热衷考证的大学生真正投入工作之时,才发现很多证书在实际工作中从未用到。“我千辛万苦考的证券从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从未用过。”张浩说。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铁铮说,取消部分职业资格许可,一方面将遏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乱象,给社会上的“考证热”降温,另一方面给不少行业创业就业放宽了门路。但他同时认为,职业资格考试决不能简单地“一消了之”。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应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如需取消还应按程序提请修改法律法规后才能予以取消。

过去盖章盖得“虚脱”,现在“公章瘦身”刻下历史印记

公章在公众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办一件事情盖几十个公章跑断腿的事情屡见不鲜,让办事者疲惫不堪。一句话,办证办到最后成了“公章旅行”。

不久前媒体上广泛报道的辽宁省锦州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就是一个典型。该项目是辽宁省养老示范工程,也是锦州市2014年重点民生项目。作为建设单位,锦州市民政局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为这一项目跑手续,目前已涉及39个单位,共加盖了133个公章,历经8个月仍没有完成。

北京凝动视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CEO解凝看到145个公章的新闻时,深有感触。曾经为了注册公司,他可谓费尽周折。而今,面临再次创业,他真真正正体会到简政放权的好。

2010年从外地大学毕业回到北京的解凝,2013年开始创业,“从确定行业、起公司名,到确定营业范围、注资等各环节,流程特别复杂、繁琐,准备了太多材料,每天为各种流程来回折腾重复劳作,盖章都盖‘虚脱’了,一句话看得人头都大,最后无奈找了中介。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终将企业注册下来。”解凝说,“没想到后面的再创业,新注册公司便捷、顺利得让他不敢相信。”

今年下半年,解凝准备再辟新天地,他和朋友一起创业做实业。“公司注册时,按照过去的实缴登记制,我们得先开账户,接受验资等,在验资环节要与工商部门、验资机构、银行三个主体打交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要花一笔不少的费用。现在很多程序简化了,工商部门不再审查资金到位情况,设立时也不需再提交验资报告,不少地方一步到位。很多公章封印了,不用盖了。”

此举一出百姓拍手称快。“封印”不仅断绝了权力寻租者的空间,也让政府公权力回归本位,让市场迸发活力。“新政策鼓励有梦想的人,我相信我们的企业会越来越好。”解凝说。

车检新政:喜大普奔,私家车6年免检迎来叫好声一片

以往提起车检,几乎没有几个人满意。原因主要表现在,小轿车设定的检验周期偏短、检验频次偏高;安检机构少,检验车辆排队积压严重;一些安检机构存在乱收费、乱作为、给钱包过等乱象。

一些数据显示,北上广等大城市平均5万多辆汽车拥有一条检测线;小型私家车6年内每2年检验2次;从安全检验到环保检验至少需要60分钟。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检验机构监管处处长刘杰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不适应”,即当前检验机构建设与机动车激增的发展态势不适应;检验监管机制与法治社会的发展要求不适应;检验管理现状与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不适应。

《道路交通安全法》10年来,我国快步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数量从2004年的2421万辆增长到2013年的1.37亿辆,翻了约5.7倍;安检机构平均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检出严重安全隐患车辆300多万辆。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使得公众和媒体对于车检制度产生诸多质疑和批评,甚至有一些人呼吁“取消车检”。改革,成了为车检制度正名的唯一出路。

为了解决目前车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出台《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改革现有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审批模式,车检机构将不设数量限制,简化审批手续,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能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批准。6年内私家车免上线检测,并扩大新车上牌免检范围。

目前在一家中央媒体工作的徐东明回忆起以前车检的状况:由于检车机构较少,验车就是一个队排着一个队,没有一个小时根本连门都进不去。安全检验、环保检验、领表、填表……若干手续,一个人办理最快也要大半天时间,检车检一天基本算是正常的。

2014年9月1日起,6年内私家车免检的消息一出,徐东明松了一口气,年底准备去车检的他,盼望着不用排长队,检车手续不要太繁琐,半小时就能搞定。

不仅如此,《意见》出台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群众,纷纷为这项便民利民的改革“点赞”。人民网网友称赞车检改革是触动利益的“刮骨疗毒”,为其他触动利益的改革树立了标杆。《环球时报》评论认为,车检新政是一次“顺意民意并远离利益场的改革”,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祛除了一个长远的“隐痛”。《京华时报》评论称,广大车主们之所以对车检新政“喜大普奔”,原因就是此次改革修正了过去存在的缺陷,折射出主动改革的一面。《春城晚报》评论指出,安检机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维护道路公共安全的责任,相反是政府进一步强化了监管职能,实现了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角色转变。

减少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没有项目盼项目 有了项目怕项目”尴尬不再

西南边陲的某县,一个扶贫项目至今处于尴尬境地。当初为了跑这个项目,主管项目的副县长跑北京、跑省城,可谓殚精竭虑,经过近半年的激烈角逐,在花费了不菲的人财物力后,终于将该项目拿到手。可是短暂的喜悦后,难题出现了,这个投资1亿元的项目属于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除了国家投资5000万外,需要市县配套5000万,对于这个财政捉襟见肘的县而言,根本配套不起。一年多过去了,曾经的喜悦变成了烫手山芋。

事实上,这个县遇到的尴尬在我国很多地方发生过,尤其是西部地区。不可否认,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相关领域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也暴露出不仅容易造成“跑部钱进”,项目繁多、交叉重复,“撒胡椒面”,更重要的是配套跟不上,导致很多地方没有项目盼项目,有了项目怕项目。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财政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规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的汇报》,明确了清理规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的思路和方案,压减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放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审批权。并安排2014年预算时,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由2013年的220个压减到150个左右,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从2013年的43.3%下降至41.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尚希说,这种改革将有利于减少对地方事务的介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分配使用,严格财经纪律。“应尽量压缩专项,给地方财政自主权,只有地方财力增加了,地方政府才能合理安排资金和项目支出。”刘尚希说。

三个模范地 三大试验田:用行动践行简政放权承诺

天津滨海新区:流水线上办审批。天津市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审批局,包括滨海新区发改委、经信委、建交局等在内的18个部门216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由其直接实施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局打破了以往按部门设置审批窗口的方式,转变为按照企业办理事项,“车间式流水线”审批方式。同时,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对关联审批实行一章多效。从正式受理企业申请开始,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刻制公章等事项,比原来的3天办结“四证一章”减少了2天时间。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迎客来。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以开放倒逼改革,按照国际规范,推行负面清单模式。2013年9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出炉。简言之,“正面清单”是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而“负面清单”是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松绑、放权”,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实施,自贸区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新设企业中,外资企业比例从去年11月的2.6%,到今年6月已上升至12%。

北京中关村:动植物检疫五大举措激活力。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质检总局以中关村为试点,采取五大举措,探索简政放权的新模式:一是分级授权审批,对已形成传统贸易的二级风险相关动物源性生物材料SPF鼠,以及模式生物授权北京检验检疫局终审;二是延长检疫许可证有效期并试行分批核销;三是缩短审批时间,由现行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四是调整相关动物细胞系风险级别;五是调整SPF鼠境内隔离检疫工作,允许边隔离边开展科学实验。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生物技术成果在国际上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 记者 王勉 黄玥

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马前卒”,也是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新一届政府抓住改革的牛鼻子,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年多来,简政放权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新华网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所见所闻,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条条硬措施,正在使一个个“拦路虎”遁形,让市场主体“舒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