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三农”新挑战
破解“三农”新困局

新华社1日受权发布《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

新华社1日受权发布《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此次一号文件有哪些新精神、新部署,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诸多挑战,文件有哪些破题之举?对此各方十分期待。

突出强调“可持续” 传递发展现代农业明确信号

【困局与挑战】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不少农民感慨“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农业发展如何可持续,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专家点评】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朱立志认为,当前“耕子孙田种当季粮”的旧有发展模式严重透支地力和产能,已走到尽头。今天公布的一号文件对“转方式”浓墨重彩,极具针对性,传递出我国必须走现代农业道路的信号。

“文件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这与以往更多地强调产量增长的表述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的强不是体现在产量上,而是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在‘转方式’上将有更多突破。”朱立志说。

力争“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富裕农民出实招

【困局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其增长前景不容乐观;而在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双碰头”,老乡的种田收入增长空间进一步缩窄。新常态下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无疑成为“三农”工作的一大新挑战。

【文件破题】

文件明确提出,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文件强调,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

【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文件对农民增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方案,内外兼具、多措并举。文件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对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帮助。此外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提出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多年来,我国惠农资金量大,但使用效率并不高,发挥好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可使每一分支农资金都发挥更大效能。”党国英说。

强调“美丽家园”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困局与挑战】

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下,农村的人居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亟待提升。

【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今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和以往一号文件相比,今年文件在强调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农村建设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阶段,内涵更为丰富。

“在推进路径上,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这将有益于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新农村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更可持续、农民获益更实在。”李国祥说。

多项改革齐发力 农村有望迸发新活力

【困局与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同时,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长期被禁锢,产权归属不清晰,如何“唤醒”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已成“三农”发展的一大挑战。

【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所所长叶兴庆:30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释放了长期被禁锢的生产力,农村经济获得极大发展。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仍然在于旧体制的制约,唯有通过改革来破题。

“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实现其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叶兴庆说。

强调农村法治建设 破解“法不下乡”困局

【困局与挑战】

农村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一些地方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非法占有农民集体资产等问题时有发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常常出现公司与农户互相“撕毁合同”问题;毁占耕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的案件屡见报端;“法不下乡”成为农村法治的困局。

【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见“依法治农”已成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更需要用法律为改革保驾护航,一方面可保证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也能杜绝一些人‘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权益。”郑风田说。(记者王宇、于文静、刘羊旸、林晖)

———— 全文 ————

———— 收起 ————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 回望201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望2015,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促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和改水改厕,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贯彻落实好农业农村发展“五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只有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全文 ————

———— 收起 ————

“种地有风险,希望多保障”——几位农民的“一号文件”之盼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双瑞、王晓磊、李松)“当‘大户’是好,但投入也大、风险也大,要求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也高,希望中央一号文件的好政策早早落地。”在重庆、河南等地,农民们纷纷如是告诉记者。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从深化农村改革,到推进农业现代化,无不牵动着他们的心。

“规模经营有风险 希望政策多保障”

刚拿到1万多元的农业保险赔付,但余桂林还是很苦恼。

今年40岁的他是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的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已有4年,规模最大时达3000亩。但由于管理、天气、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几年下来反而累计亏了上百万元。

去年秋季,他打算稳扎稳打,种植面积降至500亩,还主动交了2000元农业保险费。然而一场病虫害袭来,有200亩水稻减产了六成。

“农业保险是好,但是标准太低,起不到真正抗风险的作用。”余桂林说,“500亩地获赔1万元。眼看开春了,该给水稻插秧了,肥料、人工都要钱,我手头却是紧巴巴的。”

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富民家庭农场,52岁的张明勤面临着相同的情况。今年承包土地1376亩,交了5000多元保费,没想到水稻得了矮缩病,三天死了八成以上,导致400亩绝产、400亩歉收,损失60万元,保费只有5万元,杯水车薪,开春十分缺钱。

对中央一号文件,他们非常关注。“中央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我们当大户,我们很高兴。种地越多风险越大,保障能不能跟上去?”余桂林说。

他们表示,现在就盼两件事:“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要能尽快落实,资金压力就小多了;二是农业保险,能不能多赔点,遇上灾害能保本,明年就有机会打翻身仗!”

“多把年轻人留下 才能搞好现代化”

农民年龄太大,种地要先量血压?在一些地方,这已不稀奇。

在重庆南川区河图乡长坪村,畔园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王伟是。他给记者掏出两件“新鲜物”,一件是农民土地入股的股权证,而另一件却是一只血压计。

“农民年纪太大,我不带血压计不行。”王伟说,虽然合作社让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还是留住不年轻人的心。全社流转了800多亩土地,雇佣的农民平均年龄超过65岁,最大的竟达81岁。

30多个高龄农民中,患高血压的就有七八个。“下地前要量血压,怕他们出事。”

记者在种植现场看到,数十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佝偻着背,为猕猴桃施肥除草。王伟表示,能找到老年人都已算不错了。“几年下来,我累计存了600多个老年人的电话了。社里愿出三四倍工资雇佣三四十岁的壮劳力,但没一个人愿意来。”

在河南,余桂林也为此担心。“雇短工一天100元,都是55岁以上,年纪大的还70岁,越来越干不动。”

“农民年纪太大,新技术、新设备推不开。我们经常鼓励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统一植保等。但老年人年龄大,接受新事务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已经了一大难题。”重庆开县赵家街道开竹村村委会主任张存彬说。

高龄农民还使一些地方传统的“精耕细作”逐渐被“懒人农业”所取代。重庆开县临江镇种粮大户孙昌武承农忙时要雇用30多个农民。他说:“以前农民种稻,秋收后要翻耕两三次,为来年春耕保墒保水。可如今根本耗不起,劳动强度太大,上了年纪的人吃不消,这种增产措施只能放弃。”

“一号文件讲现代化,可谓抓到了牛鼻子。”孙昌武感叹道,下一步盼望农民老龄化问题引起重视,把更多劳力吸引到土地上来。

“大包大揽”吃不消 社会服务盼加强

“中央政策越来越好,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提高了,接下来最盼望的就是把社会化服务搞好,解决种粮大户‘大包大揽’的问题。”重庆彭水县联合乡的农民何世素说。

作为当地一名大户,何世素平时最操心的就是社会化服务不够,自己甚至不得不花70万元,买了30多台农机种地,连呼“吃不消”。“提高种粮效率,关键靠机械化。但我们当地农机合作社规模太小,花钱也买不来服务。只能自己下血本砸钱。”

记者了解到,当地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赶不上大户增长的速度,目前耕地面积超过70万亩,种粮大户约120户,然而只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具只有15台。何世素说:“10个大户才能平分一台农机,能搞出啥服务?”

重庆开县赵家街道种粮大户陈流江也有类似感受。“水稻种植对播种技术、农药施用有很高要求,但县里植保合作社人才短缺,很多人不会用农机具,药物配比也不精准。”

为解决植保难题,陈流江不得不自己组织20多人的劳务队,育苗、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归仓,“环环不落”、“亲历亲为”。

他们表示,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地加速流转,种地大户不断涌现,但相配套的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大户不得不“自操自办”“大包大揽”,增加了成本。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非常支持,尤其关注强化公益性机构建设、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的好政策。”何世素等告诉记者,能否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补助奖励等政策,满足不同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 全文 ————

———— 收起 ————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