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者们的“质”造强国梦

文/新华网:王厚启、卢鉴

在烟波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条 “巨龙” 横卧其上。这条全长达55公里的跨海长虹——港珠澳大桥,连接着香港、珠海与澳门,是一个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其上岛隧工程,更是被业界认为是当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在岛隧工程的背后,是300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建设团队,在建人工岛时,他们很多都是几个月没回过岸,自嘲是“现实版的鲁滨逊”。而作为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林鸣更是把建设者们称为“拿着显微镜走钢丝的人”, 每个工序环环相扣,每个岗位不能半点懈怠。

港珠澳大桥地理环境特殊:邻近的香港机场每天有近千架次飞机起降,此外周边航道每天还有几千艘船只通过,为了确保飞机起降和超级油轮通行安全,这条“巨龙”在跨越伶仃洋主航道时必须“潜入”海底,并要其两端建人工岛,实现桥隧的过渡衔接。

不过,沉管隧道建设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几家外国公司手上,此前,当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带队去“取经”时,外国的施工单位只让他们在三四百米外的海上匆匆看了一眼,而欧洲一家公司却开出了1亿多欧元的技术咨询费。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和不受制于人,他们最终选择走自我研发之路。他们从一张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起步,开始“从无到有”的攻关之路,百天的集中攻关、百余项的试验验证。艰苦探索迎来“柳暗花明”。经过150多项试验研究,最终,岛隧工程建设团队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其中,独创性地用大直径钢圆筒围成人工岛的“快速成岛”之举,仅用221天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三年才能建成的两个人工岛。

在西人工岛上,临近沉管隧道入口的地方,一个高达15.5米的混凝土墙格外显眼。这个像汉白玉一样洁白无瑕、触感细腻光滑的混凝土墙是一次浇筑成型,太阳照到上面,还有镜面反光。

沉管隧道管廊中隔墙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国内严格的规范允许的轴线偏差是8毫米,但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则将这个偏差控制在了3毫米之内。

沉管隧道由33个管节组成,每节标准长度180米、重约8万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刘晓东说:“对于这样一个个‘巨无霸’,不仅要让它们在40多米深的水下实现厘米级精准对接,而且数百个接头要滴水不漏,才能努力保证车辆安全通行120年。”

有“面子”也要有“内涵”。林鸣说,再细小的工作如果做到极致,那就是伟大的。对于林鸣而言,拿着“显微镜” 放大表面,透视内里,则是工作常态。他会在兜里揣一副白色手套,这里摸一摸,那里擦一擦,以检验设备的维护效果。工地的混凝土罐车不仅要“常洗澡”,而且还要每星期“称体重”。“如果体重上升了,那便是说明罐车内部清理不到位,存有混凝土残渣。”

沉管隧道是一项全过程高风险工程,几百道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建设者们把自己称为是 “拿着显微镜走钢丝的人”,强调就是要“苛刻”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二分区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陈伟彬说,当初建设者来到牛头岛时,这只是一座荒岛,没有水、没有电。“海上孤岛施工,常要遥望繁华、坚守寂寞,工作靠的是一种精神与信念。”

正是这群建设者们的“质”造强国梦,让他们在位于临近港澳地区的海域及三个“孤岛”上经受住了环境反差大、工期长、作业重复的考验。目前,岛隧工程已完成85%,海底沉管隧道已建成436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