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山“骑士团”:守护22公里进山路

文/新华网重庆频道:赵紫东

4年累计骑行20万公里,骑报废3辆摩托车,每年手臂晒脱皮4次,这是重庆武隆县交巡警罗旦华的“成绩单”。这位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重庆汉子和他的5名伙伴,每天风雨无阻地巡逻在22公里长的仙女路上。带着责任和情怀默默付出,这队保障游客安全的交巡警被老百姓誉为“仙女山骑士”,也在游客心中留下了一抹无法褪色的警服蓝。

2007年,罗旦华考入警队,成为武隆县交巡警大队一名普通民警。在此之前,他是武隆县财政局的一名会计。

从稳坐办公室朝九晚五的财政局会计变为风里来雨里去24小时待命的交巡警,罗旦华的“转轨”多少让人有点“想不通”。

“受我爷爷和我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总是想着能够扶危济困,守护一方平安。”回想起当初的决定,罗旦华用“梦”来概括他当年的“离经叛道”。

财政局的会计考入警队,武隆县交巡警大队满心欢喜自己捡着“宝”了,赶忙将罗旦华安排到警务保障部门担任会计。但这一决定,把罗旦华可是愁坏了。“原本想着在警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兜了一圈,还是干老本行。”

越干越愁的罗旦华忍了三年。2010年,实在忍不住的罗旦华向大队领导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申请调往一线勤务岗位。“圆梦”的罗旦华从此就一直工作在一线,坚守在最苦、最累的岗位。

随着武隆旅游的逐渐火爆,进出景区的仙女路呈现出了常态性的拥堵,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及安全,成为武隆发展旅游的瓶颈。2012年,武隆县公安局党委决定利用摩托车机动、灵活、快速的特点,成立摩托车巡逻中队。成立摩托车巡逻中队的消息甫一公布,当时已是中队教导员的罗旦华主动请缨组建摩托车巡逻中队,承担仙女路的巡逻、处警、交通管理和为民服务工作。

巡逻在满目绿意的5A级景区,只是听上去很美,冒严寒迎酷暑,终日“肉包铁”地在路上奔波的苦只有“骑士”们自己知道。

“骑士团”组建初期,为摸透仙女路情况,罗旦华和队员们每天骑行巡逻至少200公里,将22公里长的仙女路每一处长下坡、急弯等行车危险点都熟记于胸。早上6点钟起床赶到单位上班,晚上10点从勤务岗位上下来,已经成为“骑士团”的工作常态。

工作时间长并不是最辛苦的。罗旦华说,他们工作最大的“天敌”是高温和寒冷。由于摩托车不能遮风挡雨,每到夏季,队员们的手臂就开始陆续晒脱皮;当遇到40摄氏度高温天时,巡逻几趟后,警服可以轻松拧出盐水,晒干后的衣服能够笔挺挺地立在路面上。如果遇到雨雪天,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不少队员冷到膝关节失去知觉,甚至患上疾病。

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凭着一番苦干、巧干,罗旦华和他的队友们逐渐摸索出“六分段”工作法,对仙女路的危险路段实施定人、定责管理,让事故发生率降低近四成。

在仙女路中间点——杨岔岭,“骑士团”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室外“办公室”,家当只有一张桌子、一把遮阳伞。这是一间有情怀,有温暖的办公室。办公桌小箱子内放着处理简易交通事故的法律文书和公章,在旁边还配备了扳手、千斤顶、酒精、棉签、剪刀等修车和医用物品。

“一到旅游旺季,每天约有3000辆车、1万多人进山。”罗旦华说,“这个简易办公室帮的忙可难以计数,发生交通事故的游客不用来回奔波,可以直接领取法律文书;行车路上遇到困难的游客,可以在此寻求帮助……”

问起对罗旦华的印象,年纪大的同事竖起了大拇指,说他干工作太拼,年轻的同事说对罗旦华是一个大写的“服”。

“他一天到晚都激情满满,即便是病了,他也会坚守在岗位上。”

2013年,在仙女山露营音乐节开幕的当天,扁桃体发炎的罗旦华从上午7点直到次日凌晨4点都坚守在岗位上,最后实在难以承受的他才离开岗位到医院拿药。

2015年年初,罗旦华在驾驶摩托车巡逻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左侧三根肋骨骨裂,但当时恰逢武隆冰雪旅游高峰时段,罗旦华只是简单的进行救治后便返岗工作,便一直坚持巡逻在仙女路上。

武隆县“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4000万人次。这对罗旦华和他的“骑士”们来说,意味着巡逻保畅的压力更大了。

“职责所在,使命必达。”罗旦华说,压力大没关系,自己的梦想就是守护平安,扶危济困。如果自己的工作能让每一位游客平安经过仙女路,在武隆留下最美好的记忆,那他就觉得值!再辛苦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