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的“古籍文献修复工匠”梦

文/新华网广东频道:郑磊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古籍文献修复是一个冷门而枯燥的工作,但如果你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份工作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当看到一本千疮百孔的古籍,经过自己的手恢复往昔的模样,为文史爱好者留下一份贵重资料,这会让我充满成就感,何况心无旁骛做事情的感觉真的很好。”张笑艳说,她喜欢这个专业,是因为她发现这个专业的价值,发现从事这个职业能让她感到快乐。

因为有梦,两年学会云锦织造

 作为土生土长的莞城女孩,张笑艳本来还有很多选择,但为了从事古籍修复,她应聘进了莞城图书馆,也在馆领导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争取到参加国家文物培训的机会,这个在一个镇一级的基层图书馆是很少见的;莞城图书馆去年9月份成立了东莞唯一一个古籍文献修复室,张笑艳正是该修复室的负责人。

搜来的古籍越烂越好

文物修复是个很冷僻的专业,平常人很难接触,相关书籍关于核心技术往往一笔带过,也很难自学成才。即使是学这个专业的人,毕业后也很难从事这一行,一方面是工作本身比较枯燥,另一方面这一行基本还延续着传统的师徒制。作为半路出家的张笑艳接触古籍文献修复完全是个意外。7年前,张笑艳参加工作,曾当过导游、策划、记者,但她发现这些通通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接触到了原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钟卫平,迷上了文物修复,“觉得那工作神秘,那种心无旁骛的感觉很好”。

钟卫平拥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修复资质,是省内屈指可数的国家级书画和青铜器修复领域的专家,尽管那次对钟卫平的专访因为后来辞职而没有成行,但张笑艳一直与钟卫平保持着联系。钟卫平一旦修复文物,便叫张笑艳去观摩,久而久之张笑艳深陷其中,后来也成了钟卫平的徒弟。“我原本想学青铜、书画修复,但因为材料缺乏,工序复杂,一时难以实现,只能从较便捷的古籍文献入手。”张笑艳说,师父是一专多能的修复师,对纸质文物的修复也很在行。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一门手艺,纸上谈兵是没用的,唯有实践才是真理。为此,张笑艳便常出现在莞城的榕树头搜集古籍,每次都会买一大堆。在一些只看内容和版本的老人眼里,那些破烂的没有太多价值的古籍,张笑艳却当成宝贝。

“我搜集的古籍并不在乎真假,标准是:越烂越好,每收购一次,就能让我练习好一阵子。”张笑艳说,去得多了,一些旧书店的老板就认得她,不少人听说她买回去做修复用,还主动送给她很多“烂书”,或象征性地收个一二十元,以示鼓励。

东莞唯一,古籍文献修复室负责人

为了能够有个更好的平台从事古籍修复工作,2010年张笑艳应聘到莞城图书馆做策划。“这个专业很冷门,你要在外面找份对口工作很难,在图书馆里有很多古籍可以观看学习,也希望能寻找一个机会能专职从事古籍修复。”张笑艳说,自己进图书馆的目的很明确,所以工作一年后,领导要让她当策划部的负责人,她开始并没有接受。

为了让自己在专业和理论上都有更大进步,张笑艳付出了很大了努力,几乎每个晚上和周末都会钉在家里学习和练习,从一天修复一页到两页到三页,不断娴熟。此外,国家和省里每年都有文物修复的培训,但名额非常有限,相关文件也不会下达到镇一级的基层图书馆。为了能争取到参加培训的机会,张笑艳时时关注,并努力争取。“或许是馆里的领导看到了我的执着,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争取到了培训机会。”张笑艳笑着说,当她第一次获得培训机会,不知道有多么兴奋。

也正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她认识了很多同学,也有了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去年9月,莞城图书馆成立了古籍文献修复室,这是东莞唯一一个古籍文献修复室,张笑艳成了这个修复室的负责人。“我真的很感谢莞城图书馆和馆里的领导,让我有这个平台,实现梦想。”张笑艳说,古籍文献修复并不是个很显示业绩的工作,许多类似单位修一本古籍要个把月,一年十来本也只是一套书而已,因此很多市级,甚至省级单位都没有这样的修复室,何况是莞城图书馆这样的基层图书馆。“可想而知我们领导对这个工作室多么重视。”张笑艳说。

想在图书馆策划,古籍修复作坊活动

作为古籍文献修复师,张笑艳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古板”,而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现实生活中的她是个爱笑、爱运动,爱做美食,会潜水,善于策划活动的女孩子,她现在还是莞城图书馆策划部的负责人,每年都要策划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比如晒书运动、造书工坊等。“生活是一件很实在的事情,以前想做这份工作时,多少有点想脱离社会,现在却觉得如果真的脱离社会,真的会变得老土,那可不是我想要的。”张笑艳笑着说,师父对生活中各种事情也都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开放的心态,所以能做到一专多能,她也希望这样。

“去年组织的造书,目的是让读者参与到传统手工书的制作,呼唤读者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并从手工中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很受欢迎。”张笑艳说,自从古籍文献修复室成立以来,她就有策划一个活动,让读者了解古籍文献修复工作的想法。对张笑艳来说,修复古籍文献的目的是让它们恢复往日模样,以更完好的载体传承历史文化,所以应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接下来我可能会策划一个长期活动,类似于造书工坊一样,接受志愿者报名学习古籍文献修复,市民通过活动对传统文化有个更直观的认识。”张笑艳说,她目前唯一要考虑的是怎么去做,才能避免志愿者因为知识不全,技能不足而弄坏古籍。

“或许可以根据步骤的难易之分,进行一对一监督培训,先选一些不太珍贵的馆藏旧书,或去地摊搜集破书来做培训材料,一步一步完善、推广这个活动。”张笑艳一边思考一边说,“我自己就有这种体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比自己年纪还大的旧书重新活过来,非常有成就感,那种使命感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