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托起“中国智造”

文/新华网安徽频道:李东标

能唱会跳逗人开心的陪伴机器人,迎客送餐的服务机器人,会搬运、转移可疑物品的排爆机器人……近年来,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安徽芜湖,聚集了埃夫特智能装备、欧凯罗博特等一批国内知名的智能机器人研发机构,外形各异的机器人不仅让人大呼过瘾,也承载着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梦想。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机器人应用也更为广泛。近日,记者在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身披黄色外衣的机器人正在麻利地完成码垛、点焊、打磨、搬运等工序。相比人工操作,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

“都是被逼出来的!”谈起为何会成立这家公司时,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颇为感慨,“埃夫特的前身是奇瑞汽车设备部。当时因为没有核心技术,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出现小问题,就只能等着国外工程师打着‘飞的’维修,周期长、成本高不说,还耽误公司生产。”

2007年,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展开合作,自主研发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此后,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重大专项的推动下,通过企业合作技术转移、校企合作研发、专业人才引进等方式,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逐步成长为国产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厂商。

作为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内的核心企业,该公司产品在汽车及零部件、机床、机械制造等行业应用广泛。2015年,埃夫特收购意大利CMA公司,2016年又收购意大利EVOLUT公司,强化在喷涂领域和金属加工领域的竞争力。埃夫特已在卫浴陶瓷、木器喷涂、酿酒等细分行业应用占据领导地位。

目前,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已成为国产机器人的领先企业,实际市场装机台数位居全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前列。

来自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将较“十二五”末新增4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较“十二五”末增加140万台。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

同样是机器人,欧凯罗博特机器人则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走进芜湖欧凯罗博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款智能思维车引人注目。该产品适合在草地、水泥地等多种环境中驾驶,十分灵巧轻便。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欧凯罗博特机器人推出了双轮自平衡车、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扫地机、智能教学仪器等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智能代步、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服务等五大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智能产品线。

除了埃夫特和欧凯罗博特,一批致力于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在芜湖开花结果。截至2016年2月份,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园入驻的机器人企业共56家,产业规模达70亿元,此外,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公司、长泰机器人公司、高工机器人等境内外2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正在洽谈中。

芜湖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201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批复了安徽省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芜湖市规划建设了3.53平方公里机器人产业园,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加强创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每年安排5亿元机器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同时,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搭乘政策东风,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