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帅:残奥会冠军书写精彩“乒乓人生”

文/新华网河北频道:魏会博

有人说过,只要有梦想,折翼一样能够飞翔。

4岁遭遇车祸失去左臂,10岁开始练习乒乓球,15岁进入省队,18岁勇夺残奥会冠军,四年后里约卫冕成功,河北少年赵帅为梦想而坚持,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一部精彩的“乒乓人生”。

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

5月11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训练馆,赵帅挥汗如雨。他的每个击球动作都充满力量,空空的左袖在运动中同样协调自如。

两天前,赵帅从斯洛文尼亚乒乓球公开赛归来后,倒下时差、简单调整,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

这场比赛也是奥运前的一次练兵。4月底,征战里约残奥会的运动员名单确定,赵帅是其中一员。他也随之进入了奥运模式。

“赵帅在训练中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他的这种拼劲一直都没松懈过。”教练李振东说,赵帅还特别注意身体状态,训练需要调整时及时和他沟通,因此很少出现拉伤等情况,保证了训练的节奏和效果。

9月13日,在2016里约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单打CL-8级决赛中,赵帅一鼓作气,以3比0战胜匈牙利选手琼卡什,卫冕成功。

比别人多用一分功

大家看到的是赵帅打球的敏捷和凌厉,很少有人知道他握球拍的手正遭受痛苦。由于拇指失去知觉发不上力,中指和无名指缺了指尖,用四个手指操控起来难度很大,他的食指经常被磨得生疼。

疼,是赵帅4岁时的全部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左臂,右手扭曲变形。在成长的过程中,赵帅也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

直到10岁那年,父亲教他玩乒乓球,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乒乓球飞来飞去的弧线中,我感受到了运动的美,还有生命的魅力。”赵帅说。

自此以后,赵帅每天都会出现在乒乓球台旁。一个扣球动作,他重复练习无数次,这个过程很累,旁人觉得很枯燥,但赵帅乐在其中。

2009年初,参加残疾人运动员海选的赵帅被河北残疾人乒乓球队总教练李振东看中,成功入选省队,这一年,赵帅15岁。

接受了正规的训练,有高水平的队友切磋,还有指点迷津的教练,赵帅珍惜训练的每一分钟。“赵帅的基础一般,但他有打球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特别努力,别人投入100%,他能投入120%。”李振东说,赵帅的技术水平提升得特别快。

三年后的伦敦残奥会,赵帅在比赛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局逆转斯洛伐克选手切伊泰,摘得金牌。

住在集体宿舍的世界冠军

在荣誉和鲜花面前,赵帅却始终保持着本色。

赵帅获得奥运冠军后,队里为他安排了单间。在这个更加宽敞、更加舒适的房间里住了一个星期后,赵帅找到了教练李振东。

“我想搬回原来的宿舍。”

李振东和赵帅朝夕相处,对弟子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他就是不习惯离开大家、搞特殊化,这么年轻就有这种对待荣誉的平常心,太难得了。”李振东同意了赵帅搬回集体宿舍的要求,并为赵帅的表现点赞。

站在职业运动的巅峰,赵帅没有骄傲,每天准时到达场馆,训练愈加刻苦。结实的运动鞋,一个月穿坏一双。汗水湿透衣服早已经是习惯,在夏天,一上午换三件短袖也是常事。谈起训练的艰苦,赵帅非常平静,在他的眼里,这些早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圆梦奥运冠军后,赵帅去年还实现了另外一个梦想,他接到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从小就渴望能读大学,这对我来说和夺冠军一样重要。”赵帅在训练结束后抽时间也会看看书,大学的课程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他像对待打球一样,“希望通过努力也能取得出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