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华网河北频道:樊小菲
初夏清晨的冀南平原,安静、祥和。在干净整洁的刘贵芳爱心敬老院里,老人们三五成群,或散步聊天、或敲鼓娱乐。
5月11日,天刚亮,刘贵芳便从村卫生所赶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她高挑的个头,圆圆的脸庞,操着一口浓重地方口音,一进门就拉着老人们的手嘘寒问暖:“今天有没有不舒服,吃饭正常吗?”弯弯的眼睛里满是关爱的笑意。
刘贵芳是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村一名乡村医生,家里四代行医。在丈夫的帮助下,她克服种种困难,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建起公益性爱心敬老院,用坚守和付出,努力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养老梦”。
1986年,刘贵芳在南阳堡村开设了村卫生所。为了方便看病,卫生所和家是挨着的。“贵芳平时很忙,有一次,饭热了十次都没吃到嘴里。”说起妻子的日常工作状态,同为医生的丈夫孙志宇颇为心疼。
正如丈夫所言,工作之余的刘贵芳总不忘抽空去老人家里看看,她的那本“健康档案”里记录着村里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渐渐地,“到卫生所找贵芳”成了当地老人的习惯,刘贵芳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
说起刘贵芳,69岁的靖付珍老人很是激动,“刘大夫对我们好得很,经常过来看我们,就像亲闺女一样。”
南阳堡村是一个拥有3600多人的大村子,村里像靖付珍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500人,长期独居的就有将近100人。三年前,一位独居老人因煤气中毒去世,这给了刘贵芳沉重的打击。如何让农村老人安度晚年,成了刘贵芳心头抹不去的挂念。
面对农村养老难的现状,刘贵芳萌生了建设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想法。“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方向。国家政策的出台,更加坚定了刘贵芳兴办养老院的决心。
说干就干。争取到丈夫和亲友们的支持后,刘贵芳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加上从银行贷款的40万,但远远不够。最后,刘贵芳甚至把孩子结婚时的婚房和轿车都变卖了……
2014年7月1日,“刘贵芳爱心敬老院”最终落成。敬老院建在丈夫孙志宇所在的南阳堡镇卫生院的后院,两座建筑之间,相隔仅50米。就是这短短的50米,正在努力打通医养结合的养老“新通道”。
2016年,广平县政府出资100多万元,把敬老院重新设计翻修。刘贵芳指着左手边的凉亭走廊说:“老人们夏天可以坐在这里纳凉聊天,还能打牌解闷。旁边的健身器材都是新的,老人们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锻炼。凉亭的右侧就是食堂,为了保证安全,用的都是固定的标准化座椅。”
走进一栋不算阔气的三层小楼,大厅左侧悬挂着的“医养结合养老病区”指示牌映入眼帘。对老人而言,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远远不够,他们更需要的是医疗保障。
为了方便老人就医,敬老院专门在一层左侧设置了病房区,并配备了3名医护人员。“这样一来,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足不出户就能看病。”刘贵芳说,现在敬老院里住着30多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也有70岁了。
广平镇的杨书文老人患有高血压,长期服药,无儿无女。一年前,他把这里当成了家。“在这挺方便的,旁边就能看病。”老人说,平时,他们就到院子里的菜地干点活,一日三餐有人按时做好,不用发愁。
今年91岁的张书英老人,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专人看护。“我母亲患有老年痴呆,平时离不开医生。住到这里,敬老院紧接挨着卫生院,可以随时就医,心里特别踏实。”当天,来探望母亲的秦民忍不住夸赞。
患有高血压的孙清娥老人,住在敬老院已两年有余。“这里每天有医生检查身体,嘱咐我按时吃药。平时还有人陪我聊天,日子过得好着哩!”
老人们的满足,离不开刘贵芳日复一日的关心和付出。“从一开始入住,我们就会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在日常照料中,医护人员还会每天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体温、健康咨询等医疗护理服务。”对刘贵芳而言,照料老人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行程30余万公里,骑坏5辆自行车、3辆电动车,用坏5个出诊箱,兴办公益性敬老院……30年来,在足以绕地球8圈的行医路上,这位女村医从未停歇。
“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刘贵芳对敬老院的未来充满信心。她相信,“医养结合”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而她离“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梦想也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