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一哥”的革新梦

文/新华网上海频道:许超

“穿过长江隧道,沿着沪陕高速转两个折,过三次海、两个岛,一路向西直到海门地界,我的家乡匡北村就远远在望了。”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的肖海兵如是说,仿佛他驾驶着越野车正翻山越岭,向家乡的老父母奔去。

现年31岁的肖海兵,在中建三局华东公司的农民工团体中,各方面表现无疑都是极为突出的。他年轻,充满着对生活的激情和工作的热情。在普遍中老年化的农民工群体中,因为他头脑灵活、学习积极主动、反应灵敏以及不输老员工的精湛业务能力,被誉为古北SOHO项目的“钢筋一哥”。

“我们村是典型的务工村,村中的青壮劳力基本都外出务工了,多数和我一样在建筑业打拼。”谈到家乡,谈到过去,肖海兵变得极为腼腆,似乎他并不愿多去回望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肖海兵坦言,因家境贫寒,他初中毕业便背井离乡踏上了社会,17岁的他早早就成为了广大农民工集体中的“新鲜血液”。

初入社会,肖海兵可谓是一穷二白:一无背景,二无技能。他仅仅凭借一股子虎劲,便跟随同乡一头扎进了建筑工地,成为了一名钢筋工。肖海兵说,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对钢筋的了解越发深入,逐步完成了钢筋加工、钢筋的码放和保管、钢筋绑扎等内容的学习,并在实践中一点一滴锤炼自己的实操能力。

“12毫米的钢筋我一天能处理2500根,8毫米的钢筋可以4000多根。”肖海兵自豪地说,“在长期实践中,我学会了手与臂并用,单次处理量是普通工人的两倍多,同时将优化处理钢筋的机器进行了改进,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近十年的学习生涯使得肖海兵从一名毫无经验的学徒工变身成为了一名业务精湛的年轻“老师傅”。

谈及成长的秘诀,原本就腼腆的肖海兵似乎变得更加不好意思,他沉思许久后说:“我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而快乐,也会时常独自思考:如何能有新的提升。”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刚接触软件翻样的肖海兵对用软件一根根录入钢筋的工作方式产生了质疑,这和传统的工作方式有多大区别?带着这样的疑惑,也带着提高工作效率的初衷,他咨询了编程方面的专家。经过多次交流,肖海兵认为软件开发的一些思路在钢筋翻样方面大有可为。

肖海兵采购电脑并安装了相应软件。在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朋友的指导帮助下,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VISUAL BASIC宏语言和VBA程序设计。2012年根据工作需要,他自主研发了钢筋翻样购料的财务软件。这套系统可以轻松扩展程序,实现系统自动化。

肖海兵演示说:“在这套软件中,在预先设置好的单元格中加入更改数据,无数个数据就会同步发生变动。这可以提高采购、验收效率,并大大降低预算成本和人力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建筑行业原有的粗放购料方式。”

目前,很多工地仍然使用手工翻样,工人们对着图纸一根根计算、制作钢筋构件。而在肖海兵所在的项目,通过软件翻样,1个人就可以完成以前3名钢筋翻样员的工作。从一名毫无经验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的钢筋翻样员,肖海兵说:“我为钢筋翻样技术的不断提升而感到快乐,我也常常琢磨,如何能有进一步的革新。”

2013年起,肖海兵先后参与了杭州火车东站、宁波大海、宁波金地、象山恒大、杭州万象汇、上海瑞虹九号、上海古北SOHO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他骄傲地表示,自己去过的三局工地数量,估计公司中很少有人能赶上。

当被问及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钢筋工成长为分公司钢筋翻样业务管理人员有什么感触,肖海兵久久凝视着电脑屏幕,面容平静。他并不甘于只做一名平平常常的钢筋工,他说:“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如果和我的叔叔爷爷辈一样,干完分派的活儿就一屁股坐着抽烟,要不就是喝酒侃大山,这一辈子不就定了吗?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要探索实际操作方面的提升途径,另一方面更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新知识,人生才有机会。”

正是这样不甘现状的争先精神,让肖海兵坚持“自我升级”,工作中不甘守旧,学习中自主拼搏。如今肖海兵的钢筋软件翻样已经让某些老师傅自叹不如,许多钢筋翻样方式也让很多人“闻所未闻”。他说:“我希望,我们建筑工人都能成为运用大数据、高科技的城市建设者,每一个钢筋工不单单只靠体力劳动,还要靠头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