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修复师惠学军的“仙儿味”生活

文/新华网辽宁频道:赵健彤

“嘿嘿,我没觉得自己‘仙儿’啊!”爽朗的笑声掩映着一双明眸,惠学军正忙着修复一组陶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它们将在展览中亮相。

年初大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文物修复这一不为常人所熟识的工作,那些每天与国宝、文物打交道的人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被贴上“仙儿”的标签。而供职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惠学军,从事的就是“仙儿”的工作。

1991年,惠学军从部队转业到辽宁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得益于馆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年轻的惠学军在工作之初就有幸到杭州参加古陶瓷文物修复培训班。看到老师们修复的一件件作品,小惠被陶瓷散发的魅力倾倒了,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在她心里悄悄埋下了种子。

从那时起,惠学军开始拜师学习绘画、色彩等基础课程。可一盆一盆的文物修复练习也只是让她掌握了基本的修复技术,对于中国古老修复技艺的精髓,她依然没有吃透。“师父不会告诉你怎么去修,全在于自己的摸索和练习,悟性很重要”。惠学军找到师父,想要弄明白如何才能修得更好,“可师父没多说什么,只是让我选块瓷板,自己练习着涂”。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惠学军选择了青花瓷板,但她当时并不知道,修复这种瓷板其实是难度最大的。在千万遍的试炼中,小惠发现稀释剂和颜色剂之间的比例是修复笔涂的关键,这个比例掌握不好,就会在瓷器上留下笔涂的痕迹。

破茧成蝶,她做到了。“其实瓷器不同于其他修复,能借助喷的技艺。瓷器笔涂需要千到万遍地涂,要试验不同颜色,直到没有笔涂痕迹,达到过渡自然的效果。”惠学军说,这些不是一两天能练成的,修复难度越高,智能化越是替代不了。

凭着这股子韧劲儿,惠学军在文物修复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如今,那个年纪最小的小惠已成为同事们眼里的资深前辈:惠姐。

可正如纪录片所说,做文物修复的女孩气质都特别好,也许是与陶瓷相处久了,从48岁惠学军身上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那个纪录片播出后,很多人关注到我们,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没那么神秘,我工作之余也是在家做饭,带孩子。”

惠学军告诉记者,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久坐的工作,这二十多年来她经手了多少文物,自己也记不清楚,也鲜有时间到展厅去欣赏那一件件曾经的“伙伴”,可她从未觉得枯燥。“文物修复的前提一定是感兴趣,每件需要修复的瓷器拿过来,我都觉得它是国宝,是我眼里的珍宝,我要用最好的心态和技术去对待它,修完后放在那里它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也会好好欣赏它。”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而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历史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辽宁省博物馆文保中心主任孙力认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无疑是展品能够展出的前提条件,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对文保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发展博物馆公共文化的重要趋势。

今年,辽宁省博物馆文保中心招入了3名化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这是馆里对文保工作重视的体现。惠学军说,文保中心现在一共有14个人,我们要通力协作支撑起辽博的文物保护工作,让文物修复能够真正做到“修旧如旧,带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