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稿
2015年8月12日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 从1931年到1945年,历时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尤其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民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并在世界面前树立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
国难当头之际,中国共产党以明确的政治主张、深邃的战略思想、广泛的民众动员,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支撑起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与全国人民一起不断走向胜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时光淬炼,始知历史选择。
战略: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2015年,日本投降七十周年,四川建川博物馆聚落“侵华日军罪行馆”入门处,黄锈斑斑的日军头盔,如滚滚浊流,映射出历史的黑暗。
椎心泣血,也让人血脉偾张;忆古抚今,更让人静穆沉思。
无法否认,80多年前开始的那场战争,对阵双方实力悬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无论是局部战场的誓死拼杀,还是正面战场连番硬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但英勇抗击仍没能摆脱大片国土的沦丧。
在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这个有着辉煌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该向何处去?
1938年5月,延安凤凰山,一孔窑洞里,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答案:“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煤油灯下,9天8夜,毛泽东奋笔疾书,以朴素但激动人心的语言,拨开重重迷雾。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
《论持久战》47000多字的论述,对战争进程乃至历史进程,做出惊人的预见。最后的胜利,更深刻印证了六个字的结论:我必胜、敌必败!
这个声音,发自西北一隅,迅速传遍全国。“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对《论持久战》这样概括,同时要求以国民党军委会的名义印发全国。
这本印刷简陋的油印小书,犹如黑暗中发出的一束强光,让四万万中国人在愤懑、彷徨中找到方向,在“亡国论”“速胜论”的喧嚣中,对战争未来、国家前途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
从那时起,延安那座兴建于唐代的古塔,成为照耀中国人走向胜利的灯塔。也从那时起,延安,有了一个新称谓:抗战“圣地”。
《论持久战》发表后,原来名气不大的延安成为进步人士心向往之的地方,最多时一天有1000人沿着古道来到这里。1942年5月日本人出版的《华北共军现状》披露:北平大学生到大后方去的占20%,投奔解放区的则达70%。“因为人们在这里看到了抗战的信心与决心”,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定力、静气和智慧,克敌制胜的正确方针和有效方法。”
北京,妙峰山,今天还能看到“坚持持久战”的摩崖石刻,为1939年八路军挺进军所刻。
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空前凝聚
“弟兄两人正在闹矛盾,突然进来一个强盗,我们是继续打架还是联合起来对付强盗呢?”这是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人对红军战士讲的一番话。
在国家民族遭遇空前危机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内阶级矛盾让位中日民族矛盾。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高擎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中国,向正确方向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稍稍向前追溯,可以梳理出更为清晰的历史经纬:
1931年9月20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第三天,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1935年8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积极响应。
……
抗日,让中华民族形成空前的凝聚力。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原馆长王志厚说:“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军队,什么阶级,什么政治力量,只要你抗日,共产党就和你联合共同救国。”
由是,才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出现过被蒋介石调到陕北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将士与红军一起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也才有了庐山上那段讲话:“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统一战线曾面临巨大考验。1940年,国民党悍然发动的“皖南事变”,在国共之间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面对这一惨案,周恩来悲愤撰文:“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但国难当头,共产党人一方面谴责国民党的不义,一方面继续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南洋华侨侨领陈嘉庚,到重庆之后,坚持要到延安去看看。走遍延河两岸,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共是真正希望联合各界力量抗日,延安平等、自由、充满积极的力量!”
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
靠一支怎样的军队,采取怎样的战略战术,才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事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抗战的武装斗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战争形态迥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他主要参战国。敌强我弱,要取得胜利,只有最广泛地动员民众,“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不发枪,不发炮,只发干部和电报”,这是八路军、新四军都有以人名命名的部队番号的原因。一个个干部被派到敌后,就变成一个个火种,发动群众建立起一支支抗战杀敌的部队。共产党就是这样创造了中国抗日更广泛的战场——敌后游击战场。
侵略者很快发现: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占领广袤的农村。他们统称为“共产军”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领导的武装遍布在他们所谓“占领区”的千山万水、千沟万壑、千村万寨。
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对共产党武装的评估应该说是客观的:“简单的生活,寙败的武器,不充足之弹药……”,却能以“游击战术,穷乏手段,适切的宣传,机敏的组织,思想的训练,实施大团结共干硬干的精神……”这些“尽管人数不多但能量惊人”的武装,是其真正的“大敌”。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在一般性战争中,游击战对战争进程主要起辅助作用。但在中国这个以乡村为主、疆域广阔的多民族大国中,却形成了巨大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游击战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为“治安战”困扰的日军旅团长铃木启久在给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报告中对“占领区”是这样描述的:“表面上,这个地区是一片雪白的,深入扒开一层皮,里面却是通红的。”
林海雪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江南河汊、南粤大地……广泛动员,全民皆兵,使日伪军成了囚笼困兽。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历史证明,谁赢得人民,谁就会赢得战争。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是当年的歌咏,也是历史的真实。这支有红军血脉的部队,虽然装备简陋、衣着不整,不少还拿着“冷兵器”,却因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敌人的后方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在华北、在华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辽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从东北、华南,一直到海南岛,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包括52.7万余日军。
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开始全面反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最接近日伪军的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至年底,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
“敌后游击战实质上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战略大会战。”曲青山这样评价。
精神: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长城,曾经是天国上朝的坚实壁垒,到了近代,却以残破、衰败的形象,成为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国家形象的缩影。
是什么让长城的形象,发生根本转变,成为不屈不挠、追求解放的意象?
是什么让曾经一盘散沙的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完成了精神的重塑和再造?
永恒的丰碑,记录下这样的轨迹: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这些英雄都有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这些英雄的群体,都来自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他们,有名的、无名的,和浴血苦战的无数人一起,共同激发出一个民族抗争的血性!
毛泽东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时光流逝,硝烟远去,但响彻于烽火岁月的歌声,传唱至今。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必将流传后世。
物质匮乏的延安,是一座精神丰盈的歌咏之城。《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延安颂》《太行山上》等都诞生在延安。无数进步青年唱着源自延安的歌谣来到延安,伏下身子,亲吻这片土地。
1944年,美国记者爱泼斯坦来到延安,采访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听到了延安无所不在的歌声。他在给妻子邱茉莉信中这样写道:“他们代表中国,代表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实实在在地深信,延安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在下一个十年里将证明这一点。”
启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是毛泽东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为一位因烧炭而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而作,题目是《为人民服务》。
北京,中南海,新华门,巨大的影壁上镌刻的就是这五个金色大字。
时间,记下深刻的对比;历史,成为最好的镜鉴。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金一南说,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来侵略中表现的深刻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今天和今后继续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支撑。
70年后,检看一页页发黄的档案,一个问题让人深思,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历史的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当年,一致抗日,在神州大地上产生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今天,中国梦,激励着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不断迈进。(完)(记者肖春飞、刘书云、钱彤、丁锡国、徐扬)
———— 全文 ————
———— 收起 ————
相关链接
让抗战精神永放光芒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朱基钗)这是一场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团结抗击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这是一次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赢得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太行山上》:筑起全民抗战的“铁壁铜墙”
新华网太原8月12日电(记者王菲菲)“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今年90岁的山西陵川人武文德再次唱起这首《在太行山上》时,岁月沧桑的脸上难掩激动之情,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弥漫着烽火硝烟的年代。
新发现史料揭秘七三一部队反人类罪行
新华网哈尔滨8月12日电(“新华视点”记者罗宇凡、王建)1945年8月12日,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为掩盖其活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累累罪行,开始陆续炸毁它在哈尔滨平房地区的所有营房和实验室。
高清图集 |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